浅析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贝尔格的生活境遇与创作背景 | 第11-17页 |
(一) 生活经历与文化环境 | 第11-14页 |
1、“世纪末”的维尔纳之音 | 第11-13页 |
2、生活的重创与亲友的别离 | 第13-14页 |
(二) 《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缘由 | 第14-17页 |
1、郑重的委约 | 第14页 |
2、创作的转机 | 第14-17页 |
二、贝尔格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体裁特点 | 第17-26页 |
(一) 贝尔格对十二音技法的自由运用 | 第17-21页 |
1、对勋伯格创作风格的突破 | 第17-18页 |
2、马勒的风格印记 | 第18-21页 |
(二) 贝尔格的大胆创新 | 第21-26页 |
1、多种风格的兼收并蓄 | 第21-22页 |
2、协奏曲的灵活创新 | 第22-26页 |
三、《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与曲式结构分析 | 第26-39页 |
(一) 序列基本特征 | 第26-30页 |
1、调性暗示 | 第27页 |
2、循环排列 | 第27-28页 |
3、内含引录 | 第28-30页 |
(二) 主要序列手法 | 第30-33页 |
1、从序列中衍生主题 | 第30-31页 |
2、序列内插 | 第31-32页 |
3、序列并行 | 第32-33页 |
(三) 曲式结构分析 | 第33-39页 |
四、《小提琴协奏曲》的寓意诠释 | 第39-46页 |
(一) 生与死的感悟 | 第41-42页 |
(二) 数字隐喻 | 第42-43页 |
(三) 主导节奏与宿命安排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