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8-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相关制度背景 | 第20-26页 |
·内部审计的含义 | 第20-21页 |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定义的变革 | 第20页 |
·我国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义 | 第20-21页 |
·内部审计功能 | 第21-22页 |
·监督功能 | 第21-22页 |
·评价功能 | 第22页 |
·咨询功能 | 第22页 |
·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背景 | 第22-24页 |
·美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变革 | 第22-23页 |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 | 第23-24页 |
·内部审计的实证研究 | 第24-26页 |
·内部审计实证研究样本的基本分类 | 第24-25页 |
·内部审计的实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3章 企业价值的内涵、衡量方法及衡量因素 | 第26-29页 |
·企业价值的内涵 | 第26页 |
·企业价值的衡量方法 | 第26-28页 |
·期权定价法 | 第26页 |
·现金流量折现法 | 第26-27页 |
·经济增加值估价法 | 第27页 |
·相对估价法 | 第27-28页 |
·衡量企业价值的因素 | 第28-29页 |
第4章 内部审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9-37页 |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 第29-30页 |
·样本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 | 第30-32页 |
·公司内部审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32-35页 |
·内部审计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增加企业价值 | 第32-33页 |
·内部审计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增加企业价值 | 第33-34页 |
·内部审计通过改进风险管理增加企业价值 | 第34-35页 |
·影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 | 第35页 |
·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模式 | 第35-37页 |
第5章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6页 |
·研究假设 | 第37-39页 |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第39页 |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 第39-41页 |
·因变量的选取 | 第39页 |
·自变量及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9-41页 |
·模型构建 | 第41页 |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41-44页 |
·模型一的回归结果及结论 | 第42-43页 |
·模型二的回归结果及结论 | 第43-44页 |
·实证结论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6-49页 |
·内部审计对企业价值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46页 |
·内部审计对托宾Q值的影响 | 第46页 |
·内部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 第46页 |
·对内部审计隶属模式与审计费用的不显著的进一步研究 | 第46-47页 |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高 | 第46-47页 |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并没有完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 | 第47页 |
·对内部审计的建议 | 第47-49页 |
·推行董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 | 第47-48页 |
·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 第48页 |
·强化运用风险导向审计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