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声誉与企业债务融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写作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审计与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审计师声誉机制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20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审计师声誉机制与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22页 |
·审计质量与银行信贷政策的关系 | 第22-25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5-30页 |
·假设提出 | 第25页 |
·变量选取 | 第25-28页 |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25-26页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26页 |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26-28页 |
·样本选择及模型设定 | 第28-30页 |
第4章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44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0-32页 |
·相关性检验分析 | 第32-35页 |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4页 |
·模型1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模型2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4-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相关建议 | 第45-49页 |
·规范和完善审计服务市场 | 第45-47页 |
·营造良好的审计师声誉机制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