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一)关于“闽派语文” | 第9页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分析 | 第10-14页 |
(一)闽派语文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文本细读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关于“闽派语文”及其阅读教学理念 | 第15-23页 |
第一节 闽派语文的产生、发展及影响 | 第15-18页 |
一、闽派语文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7页 |
二、闽派语文的成就及影响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闽派语文”的宗旨 | 第18-20页 |
一、求实 | 第18页 |
二、去蔽 | 第18-19页 |
三、创新 | 第19页 |
四、兼容 | 第19-20页 |
第三节 “闽派语文”的阅读教学理念 | 第20-23页 |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 第20-22页 |
二、“闽派语文”的阅读教学理念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进行文本细读的意义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文本细读理论的产生及其特征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文本细读理论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第24-27页 |
一、“文本细读”在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新特征 | 第24-25页 |
二、文本细读理论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新发展 | 第25-27页 |
第三节 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进行文本细读的重要意义 | 第27-33页 |
一、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二、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进行文本细读的重要意义 | 第30-33页 |
第三章 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的文本细读实践 | 第33-47页 |
第一节 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实施文本细读的基本原则 | 第33-40页 |
一、把握课标,立足学情,准确定位 | 第33-34页 |
二、立足文本,注重整体,引导学生感受美 | 第34-35页 |
三、掌握细读方法,深入解读 | 第35-38页 |
四、尊重多元解读 | 第38-39页 |
五、巧用现代媒体,助力传统教学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文本细读的课堂操作方法 | 第40-47页 |
方法一 注重朗读,品鉴感悟 | 第40-42页 |
方法二 品味语言,把握语境 | 第42-43页 |
方法三 联想想象,自主阅读 | 第43-44页 |
方法四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 第44-47页 |
第四章 闽派语文中学教学环境下实施文本细读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 第47-51页 |
第一节 教师应不断强化文本细读的能力 | 第47-48页 |
一、教师要树立文本解读意识 | 第47-48页 |
二、教师要加强理论素养 | 第48页 |
第二节 教师如何提高中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 | 第48-51页 |
一、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 | 第48-49页 |
二、加强朗读背诵,提高语文素养 | 第49-50页 |
三、指导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