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中英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比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梳理第11-13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梳理第13-15页
        1.3.3 英国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1.4.1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第16页
        1.4.2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第16-17页
        1.4.3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第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1 文献法第17页
        1.5.2 访谈法第17页
        1.5.3 比较研究法第17-18页
第二章 中英两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分析第18-28页
    2.1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第18-23页
        2.1.1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第18-19页
        2.1.2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目标和任务第19-20页
        2.1.3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第20-21页
        2.1.4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课程评估和保密原则第21-23页
    2.2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第23-28页
        2.2.1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第23-24页
        2.2.2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与任务第24-25页
        2.2.3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第25-26页
        2.2.4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与形式第26页
        2.2.5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评估第26-28页
第三章 中英两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比较与分析第28-36页
    3.1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第28-29页
        3.1.1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持作用第28-29页
        3.1.2 借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主动”的工作方式第29页
    3.2 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优势第29-33页
        3.2.1 多元校园文化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日趋成熟第29-30页
        3.2.2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第30页
        3.2.3 心理健康特色服务第30-31页
        3.2.4 心理健康服务的第三方介入第31-32页
        3.2.5 完善的网络支持体系第32-33页
    3.3 中英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不同之处第33-36页
        3.3.1 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涉及范围不同第33页
        3.3.2 心理健康服务侧重点不同第33页
        3.3.3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的遴选机制不同第33-34页
        3.3.4 网络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和程度不同第34页
        3.3.5 第三方介入程度不同第34-36页
第四章 中英两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40页
    4.1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36-39页
        4.1.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困境第36-37页
        4.1.2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第37-38页
        4.1.3 心理咨询的伦理困境第38-39页
    4.2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责任感的缺乏第39-40页
第五章 完善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对策与建议第40-45页
    5.1 对中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建议第40-42页
        5.1.1 教学对象应体现“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特点第40页
        5.1.2 课程性质界定可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第40-41页
        5.1.3 教学内容可实现学科间整合第41页
        5.1.4 课时安排可适当延长授课时数第41-42页
        5.1.5 教学方法可以传授与自主体验相结合第42页
    5.2 对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第42-43页
        5.2.1 建立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教师队伍第42页
        5.2.2 第三方介入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第42-43页
        5.2.3 合理规划相关专业学科发展第43页
        5.2.4 增强心理健康服务意识第43页
    5.3 对中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建议第43-45页
        5.3.1 规范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业伦理第43-44页
        5.3.2 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胜任能力第44页
        5.3.3 严格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管理制度第44页
        5.3.4 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督导制度第44-45页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农艺管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下一篇:棉花GhWRKY11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