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阻测量”实验教学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中“电阻测量”教学内容的分析 | 第14-30页 |
·课程要求研究 | 第14-18页 |
·《教学大纲》对电阻测量实验的要求 | 第14-15页 |
·《物理课程标准》对电阻测量实验的要求 | 第15-17页 |
·新《物理课程标准》和老《教学大纲》的比较 | 第17-18页 |
·近十年高考中“电阻测量”实验内容分析 | 第18-30页 |
·《考试说明》分析 | 第18-20页 |
·近十年江苏高考中“电阻测量”实验分析 | 第20-22页 |
·近十年上海高考卷中“电阻测量”实验分析 | 第22-26页 |
·近十年全国高考卷中“电阻测量”实验分析 | 第26-28页 |
·结论与思考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高中“电阻测量”实验方法研究 | 第30-48页 |
·高中电阻测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 第30-31页 |
·高中“电阻测量”方法研究 | 第31-48页 |
·多用电表法 | 第31-33页 |
·替代法 | 第33-34页 |
·伏安法 | 第34-40页 |
·半偏法 | 第40-41页 |
·比较法 | 第41-45页 |
·电池内阻和电动势测量的方法 | 第45页 |
·电桥法 | 第45-46页 |
·补偿法 | 第46-47页 |
·特定条件下“电阻测量”方法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高中生“电阻测量”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测量 | 第48-73页 |
·学生测试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48-50页 |
·测试目的 | 第48页 |
·测试对象 | 第48页 |
·测试卷的编制 | 第48-49页 |
·施测情况 | 第49-50页 |
·学生测试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50-70页 |
·基本信息统计 | 第50-51页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51-64页 |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差异的分析 | 第64-67页 |
·不同性别之间差异的分析 | 第67-69页 |
·测试成绩与学生自我认知关系的分析 | 第69-70页 |
·结论与思考 | 第70-73页 |
第五章 高中教师“电阻测量”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 | 第73-83页 |
·教学情况调查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73-74页 |
·调查目的 | 第73页 |
·调查对象 | 第73页 |
·问卷的编制 | 第73-74页 |
·施测情况 | 第74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4-81页 |
·数据统计 | 第74页 |
·数据分析 | 第74-81页 |
·结论与思考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3-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对高中“电阻测量”实验的教学建议 | 第84-8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附录 | 第90-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