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从“鲁迅选文系统”看初中课标版教材“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9-14页
 一、研究意义及概念界定第9-10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14页
第一章 初中教材鲁迅选文系统分析第14-39页
 第一节 兼重“趣味性”与“批判性”的“鲁迅选文系统”第14-28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对“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第14-23页
   ·鄂教版初中语文对“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第23-28页
 第二节 割裂“趣味性”与“批判性”的“鲁迅选文系统”第28-35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对“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第28-32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对“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第32-35页
 第三节 重“批判性”轻“趣味性”的“鲁迅选文系统”第35-39页
   ·长春版初中语文对“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第36-37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对“鲁迅原初形象”的构建第37-39页
第二章 “鲁迅原初形象”的缺失第39-44页
 第一节 缺少渐进的构建第39-41页
   ·先验性的形象构建第39-40页
   ·无意识的形象构建第40-41页
 第二节 功能趋向下的误读第41-44页
   ·为满足教材功能的误读第42页
   ·为满足系统功能的误读第42-44页
第三章 “鲁迅原初形象”的重构第44-52页
 第一节 树立构建“鲁迅原初形象”的意识第44-45页
 第二节 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及阅读兴趣第45-46页
 第三节 增强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及渐进性第46-49页
   ·强化不同“鲁迅选文”之间的关联第46-47页
   ·添加具有背景作用的“鲁迅选文”第47-49页
 第四节 编排更具明确指向性的鲁迅单元第49-52页
   ·强化鲁迅作品之间的“文文互释”第50页
   ·增添在历史语境中的鲁迅形象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故事:从聆听、理解到神入、对话--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
下一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