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地震灾害 | 第10-12页 |
·桥梁震害及其防震减灾 | 第12-15页 |
·桥梁震害 | 第12-14页 |
·桥梁防震减灾 | 第14-15页 |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静力法 | 第15页 |
·反应谱法 | 第15-16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16页 |
·各种分析方法的总结比较 | 第16-17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pushover分析方法概述 | 第20-28页 |
·前言 | 第20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假定 | 第20-21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求解步骤 | 第21页 |
·pushover分析的侧向荷载分布形式 | 第21-23页 |
·pushover曲线等效双折线方法 | 第23-24页 |
·能力谱方法求性能点 | 第24-26页 |
·方法A求性能点 | 第24-26页 |
·方法B计算性能点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pushover分析模型的选择 | 第28-45页 |
·前言 | 第28页 |
·塑性铰单元刚度矩阵及纤维截面刚度矩阵 | 第28-33页 |
·塑性铰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 第28-31页 |
·纤维截面的截面刚度矩阵 | 第31-33页 |
·实例分析 | 第33-43页 |
·OpenSees简介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pushover分析及结果比较 | 第37-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45-66页 |
·前言 | 第45页 |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第45-48页 |
·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主要步骤 | 第47页 |
·振型的选取 | 第47-48页 |
·算例分析 | 第48-64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0页 |
·动力特性分析 | 第50-52页 |
·地震时程分析 | 第52-55页 |
·横桥向pushover分析及与时程分析的比较 | 第55-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基于位移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第66-73页 |
·前言 | 第66页 |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的极限状态和抗震设防水准 | 第66-67页 |
·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第67-69页 |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与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评估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