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1 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17-18页 |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真实性审计内容 | 第19页 |
·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审计内容 | 第19页 |
·企业经营者财经法纪审计内容 | 第19-21页 |
2 国内经济责任审计状况分析 | 第21-24页 |
·国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探索过程 | 第21页 |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4页 |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 第22-24页 |
3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4-32页 |
·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 | 第25页 |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32页 |
·内部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5-27页 |
·内部审计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27-32页 |
4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 第32-43页 |
·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的方法 | 第32-3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2-33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33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33-34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34-35页 |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5-40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35-37页 |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第37-38页 |
·一致性检验及层次单排序 | 第38-39页 |
·一致性检验及层次总排序 | 第39-40页 |
·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模型数据的选取 | 第40-41页 |
·基于县域支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数据的评价 | 第41-4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页 |
·最终测评结果 | 第41-42页 |
·评价结果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5 完善临商银行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摆正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定位 | 第43-44页 |
·加强领导,提供保障 | 第43-44页 |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 第44页 |
·建立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运行制度体系 | 第44-45页 |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 第44页 |
·执行审前预告制度 | 第44页 |
·严格审后公示制度 | 第44-45页 |
·强化审计结果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45页 |
·创建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数据库 | 第45页 |
·完善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7页 |
·财务导向的综合评价模式 | 第46页 |
·评价指标选择的全面性 | 第46页 |
·一般采用行业标准 | 第46-47页 |
·整合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能 | 第47页 |
·构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 第47-49页 |
·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 第47页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第47-48页 |
·保持与业务部门的人才交流 | 第48-49页 |
6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