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21-2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农民工 | 第21页 |
·流动人口 | 第21-22页 |
·农民工子女 | 第22页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4页 |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4-25页 |
·效率和公平资本理论 | 第25-2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29页 |
3 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9-40页 |
·我国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的现状及政策 | 第29-32页 |
·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调研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调研内容 | 第32页 |
·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需求较大 | 第32-33页 |
·农民工流动性较大 | 第33页 |
·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 | 第33页 |
·沈阳政府解决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的制度和对策 | 第33-34页 |
·沈阳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调研状况分析 | 第34-36页 |
·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存在问题 | 第36-40页 |
·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起点公平失衡 | 第36-37页 |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37-38页 |
·办学条件存在差距 | 第38-39页 |
·学校追求升学率 | 第39页 |
·教师教学难度大 | 第39页 |
·教育结果公平失衡 | 第39-40页 |
4 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6页 |
·制度因素 | 第40-43页 |
·沈阳市现行户籍制度与教育体制相排斥 | 第40-41页 |
·沈阳市教育政策之间存在冲突 | 第41-42页 |
·政府各部门职能分工不清 | 第42-43页 |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之间沟通协调不畅 | 第43页 |
·行为因素 | 第43-46页 |
·沈阳市农民工认知能力及对政策解读能力不足 | 第43-45页 |
·利益目标不一致 | 第45-46页 |
5 解决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 第46-47页 |
·逐步实现一元化的户籍登记制度 | 第46-47页 |
·采取“居住登记”制度 | 第47页 |
·消除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社会附加功能 | 第47页 |
·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行政内部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行政外部监督机制 | 第48页 |
·改革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 | 第48-49页 |
·改革基础教育入学制度 | 第48页 |
·建立基础教育登记卡制度 | 第48-49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财政体制 | 第49-50页 |
·建立科学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制度 | 第49页 |
·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财政分责制 | 第49-50页 |
·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动态经费拨款制度” | 第50页 |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资源 | 第50页 |
·加快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 第50-51页 |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及志愿者在教育中的作用 | 第51-52页 |
6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