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知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 第15-16页 |
·隐性知识研究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 第16-18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8-21页 |
·国内隐性知识管理实践需要对隐性知识的进一步研究 | 第18-19页 |
·知识管理的阶段性推进需要对隐性知识的进一步研究 | 第19-20页 |
·认知科学的发展为隐性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重点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手段 | 第22-24页 |
·本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的限定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隐性知识基本概念的研究 | 第31-43页 |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基本表达类型之一 | 第31-33页 |
·知识的含义 | 第31-32页 |
·隐性知识是知识类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 第32-33页 |
·隐性知识基本概念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33-37页 |
·隐性知识定义的研究 | 第33-35页 |
·隐性知识特征的研究 | 第35页 |
·隐性知识分类的研究 | 第35-37页 |
·隐性知识基本概念的研究展望 | 第37-39页 |
·需基于个体对隐性知识基本概念进一步拓展研究 | 第38页 |
·需基于认知心理学对隐性知识基本概念进一步拓展研究 | 第38-39页 |
·本研究对隐性知识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39-41页 |
·本研究对隐性知识定义及特征的界定 | 第39-40页 |
·本研究对隐性知识分类的界定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评述 | 第43-54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综述 | 第43-51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技术方法和路径的研究 | 第43-45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转化模型的研究 | 第45-47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7-49页 |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 | 第49-51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评述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的研究 | 第54-71页 |
·分布式认知相关理论 | 第54-59页 |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来源 | 第54-55页 |
·分布式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术语 | 第55-56页 |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基本观念 | 第56-57页 |
·分布式认知的特征 | 第57-59页 |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的研究 | 第59-64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两种形式 | 第59-61页 |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的分析 | 第61-62页 |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经典案例的再分析 | 第62-64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研究启示与核心问题 | 第64-69页 |
·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的重要启示 | 第64-65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核心问题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基于心理契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及文化的研究 | 第71-89页 |
·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 | 第72-74页 |
·心理契约的概念 | 第72-73页 |
·心理契约的类型划分 | 第73-74页 |
·不同心理契约类型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74-82页 |
·研究理论与研究假设 | 第74-75页 |
·调查对象 | 第75-76页 |
·问卷的拟定 | 第76页 |
·研究过程 | 第76-81页 |
·结果讨论 | 第81-82页 |
·基于不同心理契约类型的隐性知识共享文化建设 | 第82-87页 |
·企业文化和心理契约的关系 | 第82-83页 |
·不同心理契约的典型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83-84页 |
·基于不同心理契约类型的隐性知识共享文化建设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显性化过程中隐性知识在个体内认知分布的研究 | 第89-113页 |
·隐性知识的分布 | 第89-91页 |
·人脑——隐性知识存在的最基本物质基础 | 第89-90页 |
·隐性知识分布于神经网络的联结中 | 第90-91页 |
·隐性知识拥有者在显性化过程中基本心智操作集的研究 | 第91-98页 |
·心智操作的相关理论 | 第91-92页 |
·隐性知识拥有者在显性化过程中的基本心智操作集 | 第92-94页 |
·案例分析 | 第94-96页 |
·讨论 | 第96-98页 |
·隐性知识拥有者在显性化过程中的认知过程研究——基于隐喻 | 第98-111页 |
·隐喻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98-100页 |
·实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00-105页 |
·实验 | 第105-109页 |
·启示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显性化过程中重要制品性能优化的相关研究 | 第113-130页 |
·隐性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 第113-116页 |
·云存储 | 第113-114页 |
·隐性知识在组织中存储结构呈现“云存储”特征 | 第114-116页 |
·知识地图的重要作用 | 第116-119页 |
·知识地图的概念 | 第116-117页 |
·知识地图联系着“存储层”中不同存储单元和知识制品 | 第117-118页 |
·知识地图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工具 | 第118-119页 |
·知识地图性能优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9-121页 |
·增强知识地图可获取性的研究 | 第121-129页 |
·眼动实验——认知负荷测试的有效手段 | 第121页 |
·实验 | 第121-126页 |
·管理建议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7页 |
·研究总结 | 第130-135页 |
·研究总结 | 第130-134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34-135页 |
·研究展望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6页 |
附录 | 第156-160页 |
简历 | 第160-161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1-162页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