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一、前言第9-18页
 (一) 研究现状第9-13页
  1. 国外研究概况第9-11页
  2.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3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1. 青年教师第13页
  2. 压力第13-14页
  3. 心理压力第14-15页
  4. 研究目的第15页
 (三) 基本思路及研究意义第15-18页
  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20页
 (一) 研究工具第18-19页
 (二) 研究对象第19页
 (三) 研究程序第19页
 (四) 数据处理第19-20页
三、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实证研究第20-34页
 (一)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状况研究第20-28页
  1. 研究工具第20-21页
  2. 研究目的第21页
  3. 研究结果第21-27页
  4. 小结第27-28页
 (二)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应付方式研究第28-34页
  1. 研究工具第28-29页
  2. 研究目的第29页
  3. 研究结果第29-33页
  4. 小结第33-34页
四、讨论与总结第34-51页
 (一)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讨论第34-44页
  1. 家庭压力第34-35页
  2. 工作压力第35-39页
  3. 社交活动等方面的压力第39-40页
  4. 压力产生的影响因素第40-44页
 (二)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自我应付方式的讨论第44-49页
  1. 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讨论第44-45页
  2. 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的差异讨论第45-47页
  3. 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力的关系讨论第47-49页
 (三)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49-51页
五、调适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建议第51-59页
 (一) 社会层面第51-52页
  1. 激励的社会机制第51-52页
  2. 和谐的学校社区第52页
 (二) 学校层面第52-55页
  1.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第52页
  2. 完善人事制度第52-53页
  3. 重视师资培养第53页
  4.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第53-54页
  5. 进行专业化的认知训练第54页
  6. 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第54-55页
  7. 训练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第55页
 (三) 家庭和个人层面第55-59页
  1. 家庭支持第55-56页
  2. 个人修养与自我调适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 A第63-70页
附录 B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碱混合胁迫下抗碱盐生植物碱地肤的渗透调节及其离子平衡特点
下一篇:NiTi合金的第一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