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1 冬枣营养价值及产业现状 | 第11-12页 |
·冬枣营养价值 | 第11页 |
·冬枣产业现状 | 第11-12页 |
2 冬枣贮期病害研究概况 | 第12-20页 |
·生理性病害 | 第12-14页 |
·发酵与褐变性病害 | 第12-13页 |
·微量元素缺乏性病害 | 第13页 |
·低温伤害性病害 | 第13-14页 |
·侵染性(病理性)病害 | 第14-15页 |
·浆胞病 | 第14页 |
·霉腐病 | 第14页 |
·果柄基腐病 | 第14页 |
·黑斑病 | 第14页 |
·软腐病 | 第14-15页 |
·溃疡病 | 第15页 |
·嫩梢焦枯病 | 第15页 |
·冬枣采后病害的侵入途径 | 第15-16页 |
·潜伏侵染 | 第15-16页 |
·损伤部位侵染 | 第16页 |
·影响侵染性病害发病的环境因素 | 第16-17页 |
·温度 | 第16-17页 |
·湿度 | 第17页 |
·pH值 | 第17页 |
·气体成分 | 第17页 |
·冬枣侵染性病害的发病机理 | 第17-18页 |
·酶的作用 | 第18页 |
·毒素的作用 | 第18页 |
·枣果受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 第18-20页 |
·呼吸强度的变化 | 第19页 |
·酚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19-20页 |
3 冬枣采后病害贮前防治方法 | 第20-21页 |
·采前田间综合防治 | 第20-21页 |
·采摘方式及采后处理 | 第21页 |
·入库前的防腐处理 | 第21页 |
4 冬枣采后贮期病害防治方法 | 第21-32页 |
·物理方法 | 第21-27页 |
·低温贮藏 | 第21-23页 |
·气调贮藏 | 第23-24页 |
·调压贮藏 | 第24-25页 |
·热处理 | 第25-26页 |
·涂膜保鲜 | 第26-27页 |
·化学方法 | 第27-30页 |
·臭氧杀菌 | 第27-29页 |
·熏蒸剂 | 第29页 |
·化学杀菌剂 | 第29-30页 |
·激素处理 | 第30页 |
·生物方法 | 第30-32页 |
试验研究 | 第32-63页 |
1 引言 | 第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41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32-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7页 |
·PDA培养基的制备 | 第33-34页 |
·冬枣病原菌的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34页 |
·菌悬液制备与侵染回接试验 | 第34页 |
·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孢子繁殖试验 | 第34-36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病斑面积的影响试验 | 第36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试验 | 第36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贮期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 | 第36-37页 |
·测定方法 | 第37-41页 |
·腐烂率测定 | 第37页 |
·呼吸强度测定 | 第37页 |
·相对电导率测定 | 第37页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37页 |
·还原糖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第38页 |
·V_C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第40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总酚含量测定 | 第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冬枣贮期浆胞病病原菌鉴定及分离物的致病特性 | 第41-43页 |
·冬枣发病症状观察 | 第41-42页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42页 |
·分离物的致病特性 | 第42-43页 |
·环境条件对病原菌生长及孢子繁殖的影响研究 | 第43-45页 |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及孢子繁殖的影响 | 第43页 |
·pH对病原菌生长及孢子繁殖的影响 | 第43-44页 |
·壳聚糖对病原菌孢子繁殖的影响 | 第44页 |
·臭氧对病原菌孢子繁殖的影响 | 第44-45页 |
·减压对病原菌孢子繁殖的影响 | 第45页 |
·趋势面分析法优化抑制病原菌孢子繁殖条件的研究 | 第45-47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病害的抑制研究 | 第47-48页 |
·室温贮藏不同处理对损伤接种冬枣果实病斑面积的影响 | 第47页 |
·不同处理对冬枣果实货架期及贮藏期腐烂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8-59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 第48-51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 第51-54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贮藏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处理对冬枣果实贮藏期总酚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9页 |
4 讨论 | 第59-61页 |
·冬枣采后病原菌种类及其性质探讨 | 第59页 |
·壳聚糖对抑制交链孢霉菌机理的探讨 | 第59-60页 |
·臭氧对抑制交链孢霉菌机理的探讨 | 第60页 |
·减压对抑制交链孢霉菌机理的探讨 | 第60-61页 |
·交链孢霉菌致病机理的探讨 | 第61页 |
·壳聚糖结合臭氧在枣果保鲜中的应用 | 第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