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1 绪论 | 第1-7页 |
2 部件与部件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7-17页 |
·部件与部件分析方法 | 第7-12页 |
·部件的定义 | 第7-9页 |
·部件分析方法 | 第9-10页 |
·部件的分类 | 第10-11页 |
·部件的数量 | 第11-12页 |
·部件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与相关支持 | 第12-17页 |
·部件教学法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推行部件教学法的相关支持 | 第15-17页 |
3 现代汉语常用汉字部件分析 | 第17-42页 |
·现有汉字形体结构理论与对外汉字教学实践 | 第17-22页 |
·“六书说 | 第17-18页 |
·裘锡圭“三书说” | 第18-20页 |
·汉字构形学说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部件分析方法 | 第22-27页 |
·部件的定义 | 第23-24页 |
·部件功能的界定 | 第24-26页 |
·汉字切分与部件确定 | 第26-27页 |
·汉字部件的功能统计与分析 | 第27-39页 |
·全功能部件 | 第28页 |
·表义部件 | 第28-32页 |
·示音部件 | 第32-36页 |
·标示部件 | 第36-37页 |
·记号部件 | 第37-39页 |
·常用功能部件的确定 | 第39-42页 |
·常用全功能部件 | 第39-40页 |
·常用表义部件 | 第40页 |
·常用示音部件 | 第40-41页 |
·常用记号部件 | 第41-42页 |
4 部件教学法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 | 第42-60页 |
·部件教学法的理论设想 | 第43-50页 |
·部件本身教学与功能教学 | 第43-49页 |
·全功能部件教学 | 第44-45页 |
·表义部件教学 | 第45-46页 |
·示音部件教学 | 第46-48页 |
·标示部件教学 | 第48页 |
·记号部件教学 | 第48-49页 |
·部件教学的总体设计 | 第49-50页 |
·部件教学法的相关实验 | 第50-59页 |
·实验一:表义部件部分 | 第51-54页 |
·方法 | 第51-53页 |
·结果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实验二:示音部件部分 | 第54-58页 |
·方法 | 第54-56页 |
·结果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教学实验小结 | 第58-59页 |
·关于教学实验的一点思考 | 第58页 |
·不足与局限 | 第58-59页 |
·后续研究 | 第59页 |
·部件教学法的总结和思考 | 第59-60页 |
5 结束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论文 | 第61-67页 |
专著 | 第67-68页 |
工具书 | 第68-69页 |
大纲与字表 | 第69页 |
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汉字教材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129页 |
附录1:汉字部件分析 | 第70-101页 |
附录2:汉字部件统计 | 第101-112页 |
附录3:实验问卷 | 第112-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