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28页 |
第一节 教科书的基本概念 | 第9-13页 |
第二节 教科书是否会消亡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对论文题目的说明 | 第15-28页 |
第一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载体与技术基础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工业化印刷之前的教学媒介—前教科书时代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工业化印刷的贡献—教科书时代 | 第31-34页 |
第三节 信息技术革命—后教科书时代 | 第34-41页 |
第二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41-70页 |
第一节 多元教育哲学取向与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 | 第41-46页 |
第二节 多元课程价值观取向与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 | 第46-48页 |
第三节 教科书类型多样化的理论推演 | 第48-58页 |
第四节 面向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 | 第58-70页 |
第三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实践策略 | 第70-136页 |
第一节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在教科书设计中的运用 | 第70-73页 |
第二节 面向个体的教科书结构设计 | 第73-94页 |
第三节 面向个体的教科书文本设计 | 第94-111页 |
第四节 面向个体的教科书版面与插图设计 | 第111-136页 |
第四章 面向个体教科书设计的制度创新 | 第136-155页 |
第一节 阿普尔(M.Apple)对教科书基本属性的分析 | 第136-138页 |
第二节 教科书制度上的钟摆运动—以台湾地区为案例 | 第138-143页 |
第三节 教科书的知识产权价值与载体价值的关系 | 第143-151页 |
第四节 我国教科书制度创新的可能选项 | 第151-155页 |
附录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1页 |
后记 | 第161-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