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7-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英特尔(?)未来教育 | 第9-10页 |
1.2.2 英特尔(?)未来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其他同类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简述 | 第12-13页 |
1.4 本研究的重点 | 第13-14页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1.5.1 基础课程的说明 | 第14页 |
1.5.2 多媒体及多种教学媒体 | 第14页 |
1.5.3 现代教育技术 | 第14页 |
1.5.4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含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 | 第16-47页 |
2.1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1 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2 教学模式的核心 | 第17-19页 |
2.2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其指导思想 | 第19-24页 |
2.2.1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图 | 第19-20页 |
2.2.2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 第20-24页 |
2.3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的含义 | 第24-47页 |
2.3.1 学习分析 | 第24-26页 |
2.3.2 教学课程的设计和调整 | 第26-33页 |
2.3.3 学习兴趣激发 | 第33-34页 |
2.3.4 自主——协作学习 | 第34-38页 |
2.3.5 网络环境的创设 | 第38-41页 |
2.3.6 管理与评价原则 | 第41-44页 |
2.3.7 指导教师队伍的组建 | 第44-47页 |
第3章 教学模式在高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第47-58页 |
3.1 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47页 |
3.2 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47-56页 |
3.2.1 学习分析 | 第48-49页 |
3.2.2 课程设计与调整 | 第49-51页 |
3.2.3 学习兴趣激发 | 第51页 |
3.2.4 自主——协作学习 | 第51-52页 |
3.2.5 网络环境的创设 | 第52-55页 |
3.2.6 评价与管理 | 第55-56页 |
3.2.7 指导教师的培养 | 第56页 |
3.3 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 第56-58页 |
第4章 对研究活动的反思与进一步研究的计划 | 第58-60页 |
4.1 教学模式研究的不足 | 第58页 |
4.2 有待改进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