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财政金融法论文

国际银行业法律监管体制研究

序言第1-10页
第1章 银行法律监管体制概述第10-15页
   ·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定义及构成要素第10-11页
   ·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模式及特点第11-15页
     ·按监管主体划分第11-13页
     ·按监管权力是否集中分类第13-15页
第2章 发达国家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第15-35页
   ·美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第15-24页
     ·美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第15-17页
     ·美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现状第17-21页
     ·美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第21-24页
   ·英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第24-31页
     ·英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第24-25页
     ·英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现状第25-29页
     ·英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9-31页
   ·日本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第31-35页
     ·日本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形成第31-32页
     ·日本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现状第32-34页
     ·日本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4-35页
第3章 混业经营与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发展第35-42页
   ·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兴起的动因第35-38页
     ·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不断高涨—混业经营的内部动因第35-36页
     ·金融服务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加大—混业经营的客观需要第36-37页
   ·.3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对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混业经 营的外部动力第37页
     ·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企业更偏好直接融资——混业经营的其他动因第37-38页
   ·混业经营对各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影响第38-42页
     ·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趋于融合第38-39页
     ·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相互促进第39页
     ·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第39-40页
     ·由机构型监管理念向功能型监管理念转变第40页
     ·国际监管协作加强第40-42页
第4章 中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第42-61页
   ·中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改革第42-48页
     ·我国中央银行与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沿革第42-43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银行法律监管的角色冲突第43-44页
     ·银监会的成立与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改革第44-48页
   ·中国现行银行法律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第48-53页
     ·分离型监管不能适应银行业务多元化的新情况第48-49页
     ·现代经营管理技术与新兴业务对传统监管技术和方式提出挑战第49-50页
     ·传统银行监管的内容和范围狭窄,有待进一步扩大第50-51页
     ·银行监管法规滞后、透明度低第51-52页
     ·监管主体的素质结构亟待提高第52-53页
   ·建立充分有效监管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必要性第53-54页
   ·完善我国银行法律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第54-61页
     ·加强行业自律,将行业自律与银行监管有效的结合第54-55页
     ·树立功能性监管的理念,实行功能性监管第55-56页
     ·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第56-57页
     ·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第57-58页
     ·建立一支知识型能力型的监管队伍为有效银行监管体系提供人才的保证第58-59页
     ·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第59页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方式,开展银行监管国际合作第59-61页
第5章 结论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研究生履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校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赔偿责任研究
下一篇:“英特尔未来教育”在高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