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壮语论文

壮泰重叠式对比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国内外壮泰语重叠式相关研究第8-11页
  一、 国内外壮语重叠式相关研究第8-9页
  二、 国内外泰语重叠式相关研究第9-11页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1-12页
  一、 研究目的第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壮泰语重叠式的分类和形式第12-42页
 第一节 壮泰语名词重叠式对比分析第12-20页
  一、 壮泰语名词重叠 AA 式第12-14页
  二、 壮泰语名词重叠 AABB 式第14-16页
  三、 壮泰语名词重叠 AXX 式第16-18页
  四、 壮语名词重叠 ABAB 式第18-20页
 第二节 壮泰语形容词重叠式对比分析第20-27页
  一、 壮泰语形容词重叠 AA 式第20-22页
  二、 壮泰语形容词重叠 AABB 式第22-24页
  三、 壮语形容词重叠 AXX 式第24-25页
  四、 壮语形容词重叠 Abou3A 式第25-26页
  五、 泰语形容词重叠 AAB 式第26-27页
 第三节 壮泰语动词重叠式对比分析第27-33页
  一、 壮泰语动词重叠 AA 式第27-29页
  二、 壮泰语动词重叠 AABB 式第29-31页
  三、 壮语动词重叠其他形式第31-33页
 第四节 壮泰语其他词类重叠式对比分析第33-42页
  一、 壮泰语其他词类 AA 式重叠概况第33-38页
  二、 壮泰语其他词类重叠 AABB 式第38-39页
  三、 壮泰语其他词类重叠 ABAB 式第39-42页
第二章 壮泰重叠式语法意义对比分析第42-53页
 第一节 壮泰语重叠式语法意义概说第42-43页
 第二节 壮泰语重叠式语法意义对比分析第43-53页
  一、 壮语重叠式语法意义分析第43-48页
  二、 泰语重叠式语法意义分析第48-53页
第三章 壮泰语重叠式特点与原因分析第53-60页
 第一节 壮泰语重叠式的特点第53-55页
 第二节 壮泰语重叠式的成因第55-60页
  一、 重叠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制约因素第55-56页
  二、 词的内部结构因素影响第56页
  三、 重叠类象性和认知心理因素影响第56-58页
  四、 语体因素影响第58-59页
  五、 语音特点影响第59-60页
结语第60-63页
 一、 壮泰语重叠式的分类和形式第60-61页
 二、 壮泰语重叠式语法意义比较第61页
 三、 壮泰语重叠式特点与成因分析第61-63页
附录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一、 主要语言材料来源第65页
 二、 连续出版物第65-67页
 三、 硕士学位论文第67页
 四、 著作第67-68页
后记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楼梦》惯用语的语义和语境教学
下一篇: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