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实践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第13-2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3-18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3-14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4-18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8-23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21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21-2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23-26页
  一、研究方法第23-24页
  二、论文框架第24-26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26-57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26-46页
  一、公共产品与教育公共产品第26-30页
  二、公共教育与国民教育第30-38页
  三、公共服务与教育公共服务第38-43页
  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与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3-46页
 第二节 教育公共服务研究的相关理论第46-57页
  一、福利国家理论:教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第46-47页
  二、公共选择理论: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第47-49页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效率第49-51页
  四、治理理论:创新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第51-53页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教育公共服务的民主性第53-57页
第二章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及其要素构成第57-111页
 第一节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第57-59页
  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第57-58页
  二、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特征第58-59页
 第二节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指标第59-68页
  一、国外教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发展状况第59-63页
  二、我国教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发展状况第63-65页
  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主要类型第65-68页
 第三节 教育公共服务的决策机制模式第68-74页
  一、教育公共服务决策的定义第68页
  二、教育公共服务决策模式及其演变第68-71页
  三、教育公共服务决策模式的选择第71-74页
 第四节 教育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第74-81页
  一、教育公共服务政府投入的理论来源第74-76页
  二、教育公共服务政府投入范围第76-79页
  三、教育公共服务政府投入的总量第79-81页
 第五节 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第81-95页
  一、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脉络第81-82页
  二、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第82-84页
  三、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形式第84-95页
 第六节 教育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第95-104页
  一、教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机制产生的背景第95-97页
  二、教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和内容第97-99页
  三、教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99-102页
  四、教育公共服务的评价方法和程序第102-104页
 第七节 教育公共服务的政府监管第104-111页
  一、教育公共服务监管的内涵及产生背景第104-105页
  二、教育公共服务监管的类型第105-107页
  三、现代教育公共服务监管的发展趋势第107-111页
第三章 国外教育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第111-133页
 第一节 国外公共教育财政保障制度的经验第111-115页
  一、公共财政投入总量逐步提高第111-113页
  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扩展第113-115页
 第二节 国外教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经验第115-119页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共教育供给市场化改革第115-117页
  二、NPO/NGO在公共教育供给中发挥重要作用第117-118页
  三、志愿供给成为教育公共服务重要的供给形式第118-119页
 第三节 国外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第119-125页
  一、美国开展的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第119-120页
  二、芬兰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体系第120-122页
  三、日本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第122-123页
  四、OECD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择校措施第123-124页
  五、发展中国家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第124-125页
 第四节 国外教育公共服务监管和评价的经验第125-130页
  一、将标准化管理作为监管的主要手段第126-127页
  二、推进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化第127-130页
 第五节 国外教育公共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第130-133页
  一、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主导力量第130页
  二、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第130页
  三、向弱势群体倾斜是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第130-131页
  四、教育质量公平是衡量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尺度第131页
  五、教师的定期流动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均等发展第131-132页
  六、制度化管理是教育公共服务管理的改革趋势第132-133页
第四章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研究分析第133-191页
 第一节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背景第133-151页
  一、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新使命第134-137页
  二、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新挑战第137-151页
 第二节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现状分析第151-175页
  一、以公益性为基本发展目标,政府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加大第151-153页
  二、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153-160页
  三、推进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升第160-167页
  四、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第167-169页
  五、适度引入市场机制,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第169-171页
  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公共教育管理模式第171-172页
  七、市民对上海目前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较高第172-175页
 第三节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5-191页
  一、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领域仍存在不公平现象第175-185页
  二、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紧缺矛盾突出第185-186页
  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第186-188页
  四、政府教育公共服务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第188-191页
第五章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分析第191-219页
 第一节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路第191-196页
  一、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战略目标第191-193页
  二、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第193-196页
 第二节 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框架第196-200页
  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政府、市场、社会责任划分第196-198页
  二、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政府职能定位第198-200页
  三、上海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平台的构建第200页
 第三节 率先推进上海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第200-208页
  一、现阶段上海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范围的界定第201-202页
  二、上海率先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第202-208页
 第四节 构建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第208-214页
  一、延伸优化,扩大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第208-210页
  二、多元优质,提高非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第210-214页
 第五节 建立完善的现代教育公共服务管理机制第214-219页
  一、建立“参与互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决策机制第214-215页
  二、建立“多元竞争”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第215-216页
  三、促进“开放融入”的服务全社会机制的形成第216-217页
  四、建立“高效透明”的教育公共服务评价监管机制第217-219页
结语第219-221页
附录第221-229页
 附件1第221-224页
 附件2第224-228页
 附件3第228-229页
参考文献第229-241页

论文共2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
下一篇: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课程改革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叙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