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6页 |
第一章 全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 第16-23页 |
·跨国公司的概念舆特点 | 第16页 |
·全球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热土 | 第18-19页 |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现状 | 第19-23页 |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吸引外商的投资状况 | 第19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现状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与途径 | 第23-28页 |
·跨国公司拓展海外投资的动因 | 第23-24页 |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动机 | 第24-26页 |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途径与方式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的机遇与压力 | 第28-36页 |
·加入WTO后中国对FDI的政策调整 | 第28-31页 |
一. 遵循WTO规则修订外商投资的“基本法” | 第28-29页 |
二. 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与收购上市公司 | 第29页 |
三. 进一步扩大中国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 | 第29页 |
四. 鼓励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引进 | 第29-30页 |
五. 对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行调整 | 第30页 |
六. 对地区结构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行调整 | 第30-31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的机遇 | 第31-32页 |
一. 中国市场容量巨大 | 第31-32页 |
二. 中国市场建设与开发的不断完善 | 第32页 |
·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的困难与压力 | 第32-36页 |
一. 法制不健全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 | 第32-33页 |
二. 市场结构不合理,运作不规范 | 第33页 |
三. 参与企业重组合作伙伴选择存在困难 | 第33-34页 |
四. 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 | 第34页 |
五. 法律体制不健全,跨国并购存在不确定性 | 第34页 |
六. 外商投资审批事项程序繁琐,备案时间过长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对在华投资的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 第36-43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绩效评价的标准 | 第36-37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第37-43页 |
一. 战略制定与实施 | 第37-38页 |
二. 市场份额的比率 | 第38-39页 |
三. 竞争能力的强度 | 第39-40页 |
四. 客户服务的运作 | 第40-41页 |
五. 盈利能力的高低 | 第41-42页 |
六. 经营风险的预测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 | 第43-57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性布局调整 | 第43-49页 |
一. 对产业结构分布的调整 | 第43-47页 |
二. 对投资区域分布的调整 | 第47-49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战略调整特点 | 第49-57页 |
一. 参与中国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 第50-51页 |
二. 与中国企业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双赢关系 | 第51页 |
三. 由合资模式渐转为倾向独资或合资控股 | 第51-53页 |
四. 实施本土化的双赢战略 | 第53-54页 |
五.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第54-55页 |
六. 加速投资规模性扩张,争设地区总部 | 第55-57页 |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7-61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 第57-58页 |
一. 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 | 第57-58页 |
二. 从中国企业的角度分析 | 第58页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 第58-61页 |
一. 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 | 第58-59页 |
二. 从中国企业的角度分析 | 第59-61页 |
第七章 中国应对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对策 | 第61-83页 |
·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对策 | 第61-73页 |
一.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 第62-64页 |
二. 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后的对策建议 | 第64-66页 |
三. 中国几个主要产业应对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66-73页 |
·中国政府的制度安排与双嬴策略的选择 | 第73-83页 |
一. 政府对FDI的调控体系 | 第73页 |
二. 中国政府应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负面影响的制度安排 | 第73-78页 |
三. 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双赢策略建议 | 第78-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