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3页 |
1.1 研究船用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意义 | 第6页 |
1.2 缸套—活塞环系统研究历史综述 | 第6-7页 |
1.2.1 摩擦 | 第7页 |
1.2.2 磨损 | 第7页 |
1.3 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现状及困难 | 第7-10页 |
1.3.1 缸套磨损的理论计算模型及方法 | 第8-9页 |
1.3.2 缸套磨损诊断技术 | 第9页 |
1.3.3 缸套磨损研究的困难 | 第9-10页 |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0页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案 | 第10-12页 |
1.5.1 数学工具 | 第11-12页 |
1.5.2 研究方案 | 第12页 |
1.6 本文研究特色 | 第12-13页 |
第2章 缸套—活塞环摩擦学系统分析 | 第13-38页 |
2.1 缸套磨损的基本理论 | 第13-24页 |
2.1.1 缸套磨损的机理 | 第13-16页 |
2.1.2 影响缸套磨损的具体因素 | 第16-22页 |
2.1.3 异常磨损的常见部位及原因 | 第22-24页 |
2.2 对缸套—活塞环摩擦学系统层次分析图的研究 | 第24-35页 |
2.2.1 缸套—活塞环摩擦学系统层次分析图 | 第24-28页 |
2.2.2 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综合评价指标及其重要度专家调查表 | 第28页 |
2.2.3 活塞环—缸套摩擦学系统层次分析图一、二层的权重分配研究 | 第28-35页 |
2.3 对缸套过度磨损的征兆的研究 | 第35-37页 |
2.3.1 征兆排序的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2.3.2 征兆的权重分配及最终排序 | 第36-37页 |
2.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SSWC系统的研制 | 第38-79页 |
3.1 SSWC系统理论模型 | 第38-47页 |
3.1.1 轮机主机日志及吊缸记录 | 第38-41页 |
3.1.2 样本输入和输出参数的确定 | 第41-43页 |
3.1.3 样本参数的分析和预处理 | 第43-47页 |
3.2 用于SSWC模型的神经网络理论 | 第47-59页 |
3.2.1 神经网络的发展状况 | 第47-49页 |
3.2.2 神经网络基础 | 第49-53页 |
3.2.3 径向基(?)网络及设计 | 第53-59页 |
3.3 仿真实验 | 第59-74页 |
3.3.1 样本的选取 | 第59-63页 |
3.3.2 数据的处理 | 第63-66页 |
3.3.3 仿真实验 | 第66-74页 |
3.4 SSWC系统应用模型的确定 | 第74-77页 |
3.5 SSWC系统应用方案 | 第77页 |
3.6 结论 | 第77-79页 |
第4章 结论 | 第79-81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1 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综合评价指标及其重要度专家调查表 | 第86-89页 |
附录2 关于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专家调查表 | 第89-91页 |
附录3 部分专家笔迹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