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形容词产出偏误分析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相关研究概述 | 第8-11页 |
| ·对第二语言汉语词汇习得的认识 | 第8-9页 |
| ·关于汉语词汇具体偏误情况的研究 | 第9-11页 |
|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本文采用的方法理论 | 第11页 |
| ·语料说明 | 第11-15页 |
| ·语料库中原有的偏误词相关符号术语的说明 | 第11-12页 |
| ·语料选择和标注的过程以及其他相关说明 | 第12-15页 |
| ·偏误形容词在各相似类型中的总体数量统计 | 第15-16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 ·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词义和词性相似形容词偏误分析 | 第17-33页 |
| ·义似词性似偏误形容词与目标词的偏误情况概述 | 第17-18页 |
| ·偏误词和目标词的句法分析 | 第18-21页 |
| ·是否能修饰谓词性成分 | 第19页 |
| ·是否能修饰名词性成分 | 第19页 |
| ·是否能做谓语 | 第19-20页 |
| ·是否能做宾语 | 第20页 |
| ·形容词与副词的搭配 | 第20-21页 |
| ·单双音节形容词与中心语搭配时,是否加“的/地” | 第21页 |
| ·偏误词和目标词的语义分析 | 第21-26页 |
| ·语义搭配 | 第22-24页 |
| ·固定用语里的搭配 | 第24页 |
| ·褒贬色彩不同 | 第24-25页 |
| ·语体色彩不同 | 第25-26页 |
| ·语义程度不同 | 第26页 |
| ·义似词性似偏误形容词中量度词的分析 | 第26-32页 |
| ·量度形容词偏误总体描述 | 第26-29页 |
| ·量度形容词偏误个别情况分析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词义相似的形容词偏误分析 | 第33-40页 |
| ·偏误词和目标词句法分析 | 第33-37页 |
| ·偏误形容词与动词的误用 | 第33-35页 |
| ·偏误形容词与名词的误用 | 第35页 |
| ·偏误形容词与副词的误用 | 第35-36页 |
| ·偏误形容词与代词的误用 | 第36页 |
| ·偏误形容词与助动词的误用 | 第36页 |
| ·偏误形容词与短语或语素的误用 | 第36-37页 |
| ·偏误词和目标词语义分析 | 第37-39页 |
| ·词义范围和程度不同 | 第37页 |
| ·搭配对象不同 | 第37-39页 |
| ·语义指向问题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偏误数量较少的形容词偏误类型描述 | 第40-50页 |
| ·偏误数量较少的几类偏误现象 | 第40-49页 |
| ·词性似[G]类的偏误情况 | 第40-42页 |
| ·音似[P]类的偏误分析 | 第42-43页 |
| ·形似[O]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3-44页 |
| ·音似形似[PO]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4页 |
| ·音似词性似[PG]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4页 |
| ·形似义似[OS]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4页 |
| ·音似义似词性似[PSG]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4-45页 |
| ·音似形似义似词性似[POSG]类偏误实例分析 | 第45-46页 |
| ·逆序词[R]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6-47页 |
| ·音似义似[PS]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7页 |
| ·音似形似义似[POS]类偏误实例说明 | 第47页 |
| ·无相似性[X]类偏误现象说明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