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与方法 | 第10-11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五)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六) 教师队伍建设历史发展及重要性 | 第15-18页 |
二、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第18-25页 |
(一) 学历偏低,提高学历的任务繁 | 第18-19页 |
(二) 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数量不足 | 第19-20页 |
(三) 职称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20-21页 |
(四) 学科结构不合理,副科教师少 | 第21-22页 |
(五) 素质结构不合理 | 第22页 |
(六) 思想品德弱化 | 第22-23页 |
(七) 教师待遇较低 | 第23页 |
(八) 教师分布和流动不合理 | 第23-25页 |
三、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一) 教师管理制度不合理 | 第25-26页 |
(二) 政府投入不足造成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 第26-27页 |
(三) 城乡二元结构 | 第27-28页 |
(四)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式发展 | 第28-30页 |
四、解决吉林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 第30-40页 |
(一) 加强师德建设 | 第30-31页 |
(二) 合理灵活执行编制标准 | 第31-33页 |
(三)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 第33-34页 |
(四) 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 第34-35页 |
(五) 建立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 第35-37页 |
(六) 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 第37-38页 |
(七) 保障并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