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以光明房屋拆迁安置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思路 | 第8页 |
·研究对象 | 第8-10页 |
2. 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10-19页 |
·公司治理的理论发展 | 第10-12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内外典型模式 | 第12-15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西方典型模式 | 第12-14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国模式 | 第14-15页 |
·公司治理的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7页 |
·产权理论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简要评述 | 第17-19页 |
3.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产权结构不合理 | 第19-20页 |
·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0-22页 |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 | 第22页 |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2-25页 |
4. 完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 第25-35页 |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目标模式的设计 | 第25-28页 |
·股权结构的优化 | 第28-31页 |
·优化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 | 第28-30页 |
·优化股权结构的途径 | 第30-31页 |
·激励机制的完善 | 第31-35页 |
·改进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31页 |
·在经理层实行股票期权 | 第31-35页 |
5. 案例研究 | 第35-46页 |
·案例公司概况 | 第35页 |
·案例公司的治理结构现状与问题 | 第35-40页 |
·案例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 第35-37页 |
·案例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 第37-40页 |
·完善案例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 第40-44页 |
·完善产权结构,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 第40-41页 |
·完善组织结构 | 第41-42页 |
·推进两权分离,引入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 | 第42-43页 |
·完善激励机制 | 第43-44页 |
·转变观念,充分授权 | 第44页 |
·案例总结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