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企业领导论文

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方式探析--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例

摘要第1-7页
Summary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第9-10页
     ·维护企业家权益的需要第10页
   ·研究的内容、方法第10-11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0页
     ·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探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3-27页
   ·相关定义第13-15页
     ·人力资本第13页
     ·企业家第13-14页
     ·企业剩余第14-15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15-18页
     ·人力资本研究开始时期第15-16页
     ·人力资本研究发展时期第16页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成熟时期第16-17页
     ·现代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第17-18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及价值确定第18-21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第18-19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确定第19-21页
   ·现代企业理论第21-24页
     ·企业的合约性第21-22页
     ·企业产权第22页
     ·企业家角色第22-24页
   ·现代企业剩余的分享类型第24-27页
     ·非人力资本单独分享剩余第24-25页
     ·两种资本共同分享类型第25页
     ·人力资本单独分享企业剩余类型第25-27页
第三章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理论渊源及制约条件第27-31页
   ·理论渊源第27-29页
     ·关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第27-28页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28页
     ·企业契约理论第28-29页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条件第29-30页
     ·人力资本产权第29页
     ·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第29-30页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第30页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制约条件第30-31页
第四章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方式第31-34页
   ·分享企业利润方式第31页
   ·人力资本作为股东分享企业剩余方式第31页
   ·其他几种分享方式第31-33页
     ·年薪制第31-32页
     ·管理层收购(MBO)第32页
     ·股权激励第32页
     ·股票期权第32-33页
   ·现行企业剩余分享方式评价第33-34页
第五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4-44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第34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质量第34页
     ·企业剩余总量第34-35页
     ·企业的发展阶段第35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现状第35-37页
   ·当前我国企业剩余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7-40页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不健全第37-38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不确定第38页
     ·企业核算制度不足第38页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第38页
     ·企业剩余总量不足第38-39页
     ·股票和资金来源匮乏第39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第39-40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制度改进第40-41页
     ·重新评估企业家价值第40页
     ·完善企业家收入分配制度第40页
     ·加强法制建设,确立人力资本的法律地位第40页
     ·根据发展阶段,采取相应分享剩余方式第40-41页
   ·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方式选择第41-44页
     ·劳动密集型企业分享方式第41-42页
     ·资本密集型企业分享方式第42页
     ·知识密集型企业分享方式第42页
     ·普通国有企业分享方式第42-43页
     ·发展停滞性企业分享方式第43页
     ·发展良性企业分享方式第43-44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第44-46页
   ·X公司股票期权介绍第44页
   ·公司股票期权的经验总结第44-45页
   ·X公司实行股票期权的效果第45-46页
第七章 结论第46-49页
   ·本文研究结论第46页
   ·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第46-48页
   ·不足之处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保措施对贵州水晶集团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以光明房屋拆迁安置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