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关于回族音乐的界定 | 第9-10页 |
2、回族音乐研究方法 | 第10页 |
3、西北回族“花儿”、“宴席曲”的研究 | 第10-11页 |
4、回族音乐本体的研究 | 第11页 |
5、回族宗教音乐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资料来源 | 第12-13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研究思路 | 第12页 |
3、资料来源 | 第12-13页 |
一、民族志的视角:呼和浩特市回族概况综述 | 第13-25页 |
(一) 伊斯兰教与中国回族的历史渊源 | 第13-15页 |
1、伊斯兰教与回族 | 第13-14页 |
2、伊斯兰教音乐文化与回族音乐文化 | 第14-15页 |
(二) 呼和浩特市回族的族源及人口情况 | 第15-16页 |
1、族源 | 第15-16页 |
2、人口情况 | 第16页 |
(三) 呼和浩特市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 第16-24页 |
1、呼和浩特市回族的宗教信仰 | 第17-19页 |
(1) 基本信仰 | 第17页 |
(2) 清真寺在回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3) 独具特色的回族经堂教育 | 第18-19页 |
2、呼和浩特市回族的风俗习惯 | 第19-24页 |
(1) 礼仪习俗 | 第19页 |
(2) 服饰习俗 | 第19-20页 |
(3) 饮食习俗 | 第20页 |
(4) 居住及居家卫生习俗 | 第20-21页 |
(5) 婚姻习俗 | 第21页 |
(6) 丧葬习俗 | 第21页 |
(7) 节庆习俗 | 第21-23页 |
(8) 语言习俗 | 第23-24页 |
(四) 小结 | 第24-25页 |
二、现状的调查:田野工作者眼里的真实 | 第25-42页 |
(一) 个案调查一——访诵经家、呼和浩特清真小寺伊玛目黑富海 | 第25-32页 |
(二) 个案调查二——访诵经家康明清 | 第32-35页 |
(三) 个案调查三——访内蒙古伊斯兰协会会长金建华 | 第35-42页 |
三、呼和浩特地区回族音乐文化的特征 | 第42-52页 |
(一) 呼市回族伊斯兰宗教音乐的分类 | 第42-47页 |
1、召祷音调(也可作呼祷音调或宣礼音调) | 第43-44页 |
2、诵经音调 | 第44-45页 |
3、礼拜音调 | 第45页 |
4、赞主赞圣音调 | 第45-47页 |
(二) 呼和浩特回族伊斯兰教音乐的文化阐释 | 第47-49页 |
(三) 关于回族音乐文化的思考 | 第49-52页 |
1、回回民族自身的文化传播和传承 | 第49-51页 |
2、“他者”的适当介入 | 第51页 |
3、借鉴成功的发展模式,走出自己成功的传承之路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一) 呼和浩特市回族伊斯兰教音乐与其信仰习俗和文化特色的相关性 | 第52-53页 |
(二) 可继续研究的空间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