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半导体的发展 | 第10-12页 |
·世界半导体的发展 | 第10-11页 |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2-13页 |
·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13-16页 |
·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影响电容大小的关键参数 | 第15-16页 |
·增加电容器电极表面积的主要方法及其带来的工艺难题 | 第16-18页 |
·采用3D 的方式来增加电容表面积 | 第16-17页 |
·粗糙多晶硅来增加电极表面积的 DRAM 电容器技术 | 第17-18页 |
·采用深沟壑作为电极表面 | 第18页 |
·课题提出 | 第18-20页 |
第2章 现行光阻去除方式的介绍及其带来的问题 | 第20-26页 |
·相应制程介绍及工艺要求 | 第20-22页 |
·产品流程及工艺要求 | 第20-21页 |
·微影制程概况 | 第21-22页 |
·现行湿法去除光阻的流程 | 第22-24页 |
·现行光阻去除方式带来的问题 | 第24-25页 |
·现行光阻去除方式不能满足产品需求的原因分析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其他制程尝试的结果及失效分析 | 第26-36页 |
·通过有机溶剂溶解去除光阻 | 第26-28页 |
·工艺介绍及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28页 |
·干法光阻去除 | 第28-31页 |
·工艺介绍及实验设计 | 第28-3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干湿法结合的光阻去除模式 | 第31-33页 |
·工艺介绍及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光阻去除方式对深沟壑底部光阻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湿法光阻去除中的关键参数 | 第36-48页 |
·实验的设备及基本设置 | 第36-37页 |
·湿法光阻去除制程中反应设置的影响 | 第37-40页 |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通过反应槽温度及混合液取样的结果确认过氧化硫酸的生成 | 第39-40页 |
·湿法光阻去除制程中温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湿法光阻去除制程中溶液老化的影响 | 第42-47页 |
·空闲时间过长造成溶液老化的影响 | 第42-44页 |
·作业次数对溶液老化的影响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湿法光阻去除的优化 | 第48-55页 |
·对体系混合温度控制得到较高的过氧化硫酸浓度 | 第48-51页 |
·对体系进行原料补给从而得到较高的过氧化硫酸浓度 | 第51-53页 |
·实验验证湿法制程改善后的效果 | 第53-54页 |
·通过切片确认优化方案的有效 | 第53-54页 |
·通过产品良率确认优化方案的有效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