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本研究之缘起、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缘起 | 第6页 |
·目的 | 第6-7页 |
·意义 | 第7页 |
·魏晋人文思潮 | 第7-14页 |
·史实 | 第8页 |
·人文思潮 | 第8-14页 |
·老庄复苏 | 第8-9页 |
·玄学与清谈 | 第9-10页 |
·人生观 | 第10-11页 |
·审美思想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中散风度 | 第14-19页 |
·生平 | 第14页 |
·嵇康的人生境界 | 第14-19页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第15-17页 |
·嵇康思想的内部矛盾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拆解 | 第19-25页 |
·《声无哀乐论》解读 | 第19-22页 |
·"声"之界说 | 第19-20页 |
·"辩难"分析 | 第20-22页 |
·作乐以托情 审乐以知心 | 第22-25页 |
·艺术情感与现实情感 | 第22-23页 |
·歌哭不同,指向归一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评述 | 第25-33页 |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 第25-27页 |
·哲学基础 | 第25-26页 |
·音乐观的界定 | 第26-27页 |
·历史价值 | 第27页 |
·嵇康与汉斯立克 | 第27-28页 |
·汉斯立克的"情感" | 第27页 |
·嵇康的"哀乐" | 第27-28页 |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阐释 | 第28-33页 |
·矛盾性 | 第29-30页 |
·"声无哀乐"也"有哀乐" | 第29页 |
·既"以道反儒"又"儒道相济" | 第29-30页 |
·玄学性 | 第30-31页 |
·历史必然性 | 第31-32页 |
·养生性 | 第32-33页 |
结束语:寻求自己的美学之道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