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系统及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1.2.1 低速柴油机电控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低速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及开发方式介绍 | 第19-27页 |
2.1 低速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2.1.1 主机控制单元软件功能及数据接口 | 第20-21页 |
2.1.2 气缸控制单元软件功能及数据接口 | 第21-23页 |
2.2 低速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方式介绍 | 第23-26页 |
2.2.1 基于V模式的电控制系统开发 | 第23-24页 |
2.2.2 基于Matlab/Simulink RTW的自动代码生成原理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自动代码生成环境系统设计 | 第27-53页 |
3.1 嵌入式目标硬件平台介绍 | 第27-28页 |
3.2 自动代码生成环境架构分析 | 第28页 |
3.3 自动代码生成环境系统设计 | 第28-35页 |
3.3.1 系统目标文件 | 第29-32页 |
3.3.2 主程序定制及周期任务调度 | 第32-33页 |
3.3.3 hook文件及代码生成过程定制 | 第33-35页 |
3.3.4 CodeWarrior IDE调用及代码集成 | 第35页 |
3.4 设备底层模块设计 | 第35-44页 |
3.4.1 自定义Simulink模块概述 | 第36-39页 |
3.4.2 A/D模块创建 | 第39-42页 |
3.4.3 CAN通信模块创建 | 第42-43页 |
3.4.4 其他模块创建 | 第43-44页 |
3.5 驱动层模块设计 | 第44-52页 |
3.5.1 转速信号处理与相位识别 | 第44-48页 |
3.5.2 喷油控制软件设计 | 第48-50页 |
3.5.3 起动空气阀与排气阀驱动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3.5.4 功能驱动模块的封装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低速柴油机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69页 |
4.1 主机控制单元控制软件设计 | 第53-62页 |
4.1.1 柴油机工况管理模块 | 第54-56页 |
4.1.2 柴油机运行模式设定 | 第56-58页 |
4.1.3 调速控制模块 | 第58-62页 |
4.2 气缸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62-66页 |
4.2.1 执行器驱动控制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4.2.2 燃油轨压与伺服油轨压控制 | 第64-66页 |
4.3 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自动代码生成工具测试及控制策略功能验证 | 第69-87页 |
5.1 自动代码生成环境功能测试 | 第69-72页 |
5.1.1 代码自动生成功能验证 | 第69-72页 |
5.1.2 代码执行功能验证 | 第72页 |
5.2 代码规范检查与测试 | 第72-75页 |
5.2.1 代码规范性与兼容性检查 | 第73页 |
5.2.2 代码覆盖度测试 | 第73-75页 |
5.3 代码模型在环测试 | 第75-78页 |
5.3.1 调速控制验证 | 第76-78页 |
5.3.2 轨压控制功能验证 | 第78页 |
5.4 基于HIL平台的控制策略验证 | 第78-86页 |
5.4.1 实验设备介绍 | 第78-80页 |
5.4.2 驱动模块功能验证 | 第80-82页 |
5.4.3 调速功能验证 | 第82-84页 |
5.4.4 轨压控制策略验证 | 第84-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1.结论 | 第87页 |
2.工作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