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国家政策引发关注 | 第10页 |
(二)重视前瞻性人才的培养 | 第10-11页 |
(三)化学核心素养理念要求 | 第11页 |
(四)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提高学生职业意识 | 第12页 |
(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 第12页 |
(三)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法 | 第17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7页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8-24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职业 | 第18页 |
(二)职业生涯 | 第18-19页 |
(三)生涯教育 | 第19页 |
(四)职业前景 | 第19-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人-职匹配理论 | 第20-21页 |
(二)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三)人的全面发展观 | 第22页 |
三、生涯教育与职业前景理论间的关系 | 第22-24页 |
(一)生涯教育理论是职业前景分析的基础 | 第22-23页 |
(二)职业前景分析是生涯教育理论的延伸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高中阶段基于生涯教育分析职业前景的现状调查 | 第24-35页 |
一、调查综述 | 第24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4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4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24页 |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 第24-32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24-27页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和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三)问卷因素差异性分析 | 第30-31页 |
(四)问卷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三、调查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一)生涯教育在高中阶段比较缺乏 | 第32-34页 |
(二)高中阶段学生有接受生涯教育的意愿 | 第34页 |
(三)高中阶段学生对职业前景信息的掌握较少 | 第34页 |
(四)高年级学生分析职业前景能力高于低年级学生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生涯教育进行前景分析的化学教学策略 | 第35-53页 |
一、基于生涯教育进行前景分析的实施建议 | 第35-39页 |
(一)重视化学教材中涉及的职业信息 | 第35-36页 |
(二)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 第36-37页 |
(三)构建家-校-师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 第37-38页 |
(四)实施原则、实施要求及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二、基于生涯教育进行前景分析的化学教学策略 | 第39-47页 |
(一)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构建职业前景思维 | 第39-40页 |
(二)培养生涯规划习惯,深化职业前景认识 | 第40-42页 |
(三)结合职业前景知识,初步进行生涯规划 | 第42页 |
(四)基于国家发展需求,进行职业前景分析 | 第42-47页 |
三、基于教学策略的教学案例设计 | 第47-53页 |
(一)案例一:化学教材中的职业信息 | 第47-51页 |
(二)案例二:课外活动中的职业信息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一、结论 | 第53页 |
二、反思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