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环境素养教育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12页 |
1.1.2 环境素养教育和化学教育的整合将成为一种趋势 | 第12页 |
1.1.3 渗透环境素养教育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2-13页 |
1.1.4 目前基于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教育资源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3 课题的确定及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5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20页 |
1.5.2 实践意义 | 第20页 |
1.5.3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1 环境素养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1 环境素养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环境素养的层次与结构 | 第21-22页 |
2.2 本课题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2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探究式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3 基于新课标与环境素养要求的【鲁科版】《化学与生活》模块教材分析.. | 第24-35页 |
3.1 基于新课标的《化学与生活》模块环境内容分析 | 第24-30页 |
3.1.1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与生活”主题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 第24页 |
3.1.2 基于新课标要求的【鲁科版】《化学与生活》模块环境内容分析. | 第24-29页 |
3.1.3 结论及建议 | 第29-30页 |
3.2 基于环境素养要求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教材分析 | 第30-35页 |
3.2.1 基于环境素养要求的【鲁科版】《化学与生活》模块环境内容分析 | 第30-33页 |
3.2.2 结论及建议 | 第33-35页 |
4 以“探究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原理”为例的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 第35-52页 |
4.1 本教学案例设计的理性依据 | 第35-40页 |
4.1.1 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 第35页 |
4.1.2 体现理论基础对该案例设计的指导 | 第35-40页 |
4.1.3 体现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要求 | 第40页 |
4.2 以“探究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原理”为例的教学设计案例开发 | 第40-52页 |
4.2.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40页 |
4.2.2 学情分析 | 第40-41页 |
4.2.3 教学目标 | 第41页 |
4.2.4 教学重点、难点 | 第41页 |
4.2.5 教学手段与方法 | 第41页 |
4.2.6 教学准备 | 第41-42页 |
4.2.7 教学过程 | 第42-49页 |
4.2.8 板书设计 | 第49页 |
4.2.9 作业设计 | 第49-50页 |
4.2.10 教学设计反思与改进建议 | 第50-52页 |
5 “探究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原理”实践研究 | 第52-61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52页 |
5.2 教学研究流程 | 第52-53页 |
5.3 教学研究过程 | 第53-59页 |
5.3.1 对照班级的拟选定 | 第53页 |
5.3.2 对照班级的最终选定 | 第53-55页 |
5.3.3 教学实施安排 | 第55-56页 |
5.3.4 教学实施结果检测分析 | 第56-59页 |
5.4 教学实践结论 | 第59-60页 |
5.5 针对本案例的教学实施策略 | 第60-61页 |
6 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 | 第61-64页 |
6.1 阶段性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6.1.1 基于新课标和环境素养要求的教材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6.1.2 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 第62页 |
6.1.3 “探究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原理”的教学实践 | 第62页 |
6.1.4 教学实施策略 | 第62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