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互联网与豫北乡村人际交往--基于河南省东光村的传播人类学调研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8页
1 调查区域及研究方法说明第18-23页
    1.1 “乡村”、“村民”与“农村”、“农民”第18页
    1.2 “东光村”概况第18-20页
    1.3 调查区域的选择缘由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4.1 参与式观察第21页
        1.4.2 深度访谈第21-23页
2 乡村“触网”第23-28页
    2.1 村民互联网接触动机呈现显著的代际差第23-26页
        2.1.1 新生代村民——“我要上网”第23页
        2.1.2 中年村民——从“网民家属”到“手机网民”第23-25页
        2.1.3 老年村民——网络之外的驻足者第25-26页
    2.2 互联网在东光村的普及传播过程第26-28页
3 村民社会关系网络的线上迁移与延伸第28-36页
    3.1 作为“防卫措施”的模仿:熟人关系的线上迁移第28-30页
    3.2 作为信息支持的交往:半熟人关系的线上延伸第30-33页
    3.3 线上陌生人交往缺乏资源交换动力第33-36页
4 互联网重塑村民权力关系第36-43页
    4.1 传统乡村既有的权力关系第36-38页
    4.2 从“传播权利”到“同意权力”第38-39页
    4.3 “长老权力”滞留在互联网之外第39-40页
    4.4 亲子关系中“教化权力”遭遇技术挑战第40-41页
    4.5 技术赋权不均衡产生“权力差”第41-43页
5 互联网改变村民交往观念第43-48页
    5.1 乡友观念:从“散”到“聚”第43-44页
    5.2 边界观念:从“私”到“公”第44-46页
        5.2.1 村民的“私”观念第45页
        5.2.2 联结:改变“公私”、“人我”、“群己”观念边界第45-46页
    5.3 乡土观念:从“疏”到“亲”第46-48页
结语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期国内网络直播的娱乐元素分析
下一篇:游戏新闻作品内容生产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