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当代流行歌词的故事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1.方文山歌词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歌词“故事性”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方文山流行歌词叙事及故事讲述 | 第14-22页 |
(一)“御用词人”方文山 | 第14页 |
(二)方文山流行歌词的“故事性”讲述 | 第14-20页 |
1.方文山流行歌词的故事文本 | 第14-15页 |
2.方文山流行歌词的叙事与故事 | 第15-16页 |
3.方文山歌词的“故事性”讲述 | 第16-20页 |
(三)方文山流行歌词特性 | 第20-22页 |
1.文学性 | 第20页 |
2.音乐性 | 第20-21页 |
3.建筑性 | 第21-22页 |
二、方文山流行歌词的“故事性”要素 | 第22-33页 |
(一)方文山歌词的故事线索 | 第22-25页 |
1.歌词故事的潜在对话 | 第22-23页 |
2.歌词故事的戏剧性 | 第23页 |
3.歌词故事的逆转 | 第23-24页 |
4.歌词故事的景象重复 | 第24-25页 |
(二)方文山歌词的故事题材及主题 | 第25-28页 |
1.爱情欲念的张力 | 第25-26页 |
2.对中国传统的矛盾态度 | 第26-27页 |
3.战争与和平 | 第27页 |
4.叛逆与行吟 | 第27-28页 |
(三)方文山歌词故事的环境背景 | 第28-33页 |
1.空间破碎 | 第29页 |
2.景情化 | 第29-30页 |
3.故事“胡同” | 第30-31页 |
4.时空叠加 | 第31-33页 |
三、方文山歌词故事与“中国风” | 第33-41页 |
(一)方文山与“中国风” | 第33-35页 |
1.方文山歌词创作的风格 | 第33-34页 |
2.方文山歌词创作的复古现象 | 第34页 |
3.复古现象和“中国风”的形成 | 第34-35页 |
(二)“中国风”的含义 | 第35-38页 |
1.“中国风”歌词与诗词语言 | 第35-36页 |
2.“中国风”的故事意境 | 第36-37页 |
3.故事意境与歌词韵律 | 第37-38页 |
(三)“中国风”与“故事性”的关联 | 第38-41页 |
1.“中国风”歌词里的“故事性” | 第38-39页 |
2.“中国风”与诗歌故事 | 第39-40页 |
3.“中国风”和方文山歌词的“故事性”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