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以X大学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2-25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 (三)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 一、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相关概念界定及构成要素分析 | 第25-33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 1.媒介素养 | 第25页 |
| 2.信息素养 | 第25-26页 |
| 3.媒介信息鉴别能力 | 第26-27页 |
| (二)媒介信息鉴别能力构成分析 | 第27-33页 |
| 1.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的理论阐释 | 第27-29页 |
| 2.媒介信息鉴别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第29-33页 |
| 二、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33-46页 |
| (一)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33-34页 |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33页 |
| 2.调查工具与过程 | 第33-34页 |
|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4-46页 |
| 1.媒介选择主要工具——手机 | 第35页 |
| 2.媒介接触重点—信息内容 | 第35-36页 |
| 3.信息类型选择重点——娱乐信息 | 第36-38页 |
| 4.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的基本情况 | 第38-42页 |
| 5.学校在媒介信息鉴别培养方面总体情况 | 第42-46页 |
| 三、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6-62页 |
| (一)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46-55页 |
| 1.大学生理解能力受客观条件限制 | 第46-48页 |
| 2.大学生不具备质疑能力 | 第48-50页 |
| 3.大学生不重视核验与评估能力 | 第50-52页 |
| 4.大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决策时法律意识淡薄 | 第52-55页 |
| (二)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差的成因分析 | 第55-62页 |
| 1.学校在媒介信息鉴别方面重视不够 | 第55-58页 |
| 2.大学生缺乏媒介素养 | 第58-60页 |
| 3.大众媒介自身存在不足 | 第60-62页 |
| 四、提高大学生媒介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对策 | 第62-68页 |
| (一)学校加大对媒介信息鉴别课程的投入力度 | 第62-64页 |
| 1.学校设置规范的媒介信息鉴别课程 | 第62-63页 |
| 2.学校提供相应的信息鉴别实践平台 | 第63页 |
| 3.学校培养媒介信息鉴别方面的教师 | 第63-64页 |
| (二)大学生主动提高媒介素养 | 第64-66页 |
| 1.大学生主动强化学习意识 | 第64页 |
| 2.大学生不断提高反思能力 | 第64-65页 |
| 3.大学生需要具备法律观念 | 第65-66页 |
| (三)媒介相关部门应为媒介信息鉴别提供良好的环境 | 第66-68页 |
| 1.媒介相关人员提高职业道德 | 第66页 |
| 2.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网络信息安全 | 第66-67页 |
| 3.媒介管理部门整顿信息功利化现象 | 第67-68页 |
| 结语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1 | 第72-76页 |
| 附录2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