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的需要 | 第12-13页 |
·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丰富的教育督导理论和实践 | 第13页 |
·日本教育督导制度对我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中日教育督导制度比较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研究难点 | 第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日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32页 |
·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6页 |
·清朝末年的教育督导制度 | 第20-23页 |
·民国时期的教育督导制度 | 第23-25页 |
·改革开放后教育督导制度的重建与发展 | 第25-26页 |
·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脉络 | 第26-32页 |
·明治维新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教育督导制度 | 第27-28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督导制度 | 第28-32页 |
第三章 中日教育督导制度之比较 | 第32-46页 |
·中日督导制度的相同之处 | 第32-36页 |
·督导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 第32-33页 |
·都具有督导权威性 | 第33-34页 |
·督学人员的构成相同 | 第34-35页 |
·为推进教育改革服务 | 第35-36页 |
·中日教育督导制度的区别 | 第36-40页 |
·督导体制存在差异 | 第36-37页 |
·督导的侧重点不同 | 第37-38页 |
·督导的内容和范围不同 | 第38页 |
·督导的民主参与程度不同 | 第38-39页 |
·督导的专业化程度不同 | 第39-40页 |
·中日两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优缺检视 | 第40-46页 |
·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利弊解读 | 第40-42页 |
·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优缺透析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督导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46-52页 |
·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不科学 | 第46页 |
·教育督导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46-48页 |
·督导活动缺乏专业权威 | 第46-47页 |
·督学队伍的准入机制有待建立 | 第47页 |
·督导队伍的培训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 第47-48页 |
·督导队伍职级制度有待确立 | 第48页 |
·教育督导内容、方式单一化 | 第48-49页 |
·对非量化的学校事务缺乏督导 | 第48-49页 |
·督导方式和技术缺乏创新 | 第49页 |
·教育督导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49-50页 |
·教育督导暂行规定需要改进 | 第49-50页 |
·教育督导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50页 |
·学校与督导人员对督导工作认识不到位 | 第50-52页 |
·学校对督导工作缺乏正确认识 | 第50-51页 |
·督导人员对督导活动认识模糊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日本教育督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52-64页 |
·树立学校和督学人员对督导工作的正确认识 | 第52-53页 |
·学校应视督导人员为“伙伴” | 第52页 |
·转变教育督导观念,确立督导主体与督导客体平等合作的督导观念 | 第52-53页 |
·督导人员应从传统行政、命令观念,转变为服务、指导观念 | 第53页 |
·督导的内容和方式应呈现多样化 | 第53-55页 |
·督导的内容应体现全面性,对学校进行全面督导 | 第53-54页 |
·督导内容应主次分明,增强督导的差异性 | 第54-55页 |
·采用个性化的督导方式,提高督导效能 | 第55页 |
·明晰教育督导的性质和地位 | 第55-57页 |
·独立设置教育督导机构,增强督导活动的自主性 | 第55-56页 |
·“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提升教育督导的专业权威性 | 第56页 |
·督导过程突出民主性和科学性 | 第56-57页 |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育督导队伍 | 第57-59页 |
·树立督导人员的专业意识 | 第57-58页 |
·建立督导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控制入口质量 | 第58页 |
·完善督学培训体系,提高督导队伍素质 | 第58-59页 |
·建立教育督导协会,促进同行交流合作 | 第59页 |
·建立我国教育督导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59-64页 |
·建立督导队伍职级制度,提高督导活动的权威性 | 第59-60页 |
·加强教育督导法制建设,切实进行依法督导 | 第60页 |
·建立教育督导的经费保障制度 | 第60-61页 |
·加强相应的督导评价制度建设 | 第61-62页 |
·实施教育督导科学研究,科学指导督导工作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后记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