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防摇装置论文

基于能量优化舵鳍联合减摇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建模第17-42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船舶四自由度非线性运动模型第17-23页
        2.2.1 船舶坐标系及六自由度运动第17-19页
        2.2.2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四自由度非线性模型第19-21页
        2.2.3 船舶运动受力特性分析第21-23页
    2.3 船舶水动力和力矩第23-24页
    2.4 船舶控制力和力矩第24-31页
        2.4.1 螺旋桨的推进力和力矩第24-25页
        2.4.2 水翼力和力矩第25-31页
    2.5 船舶运动环境干扰模型第31-41页
        2.5.1 海浪干扰力和力矩第31-38页
        2.5.2 海流干扰力和力矩第38-39页
        2.5.3 海风干扰力和力矩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及控制器设计第42-63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建立减摇鳍性能指标第42-45页
        3.2.1 船舶横摇角第43页
        3.2.2 减摇鳍鳍角第43-44页
        3.2.3 驱动减摇鳍系统能量消耗第44-45页
    3.3 建立舵性能指标第45-50页
        3.3.1 克服船舶阻力引起的能量消耗第46-48页
        3.3.2 偏航引起的附加能耗第48-49页
        3.3.3 频繁操舵引起的附加能耗第49-50页
    3.4 建立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性能指标第50页
    3.5 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第50-59页
        3.5.1 多目标遗传算法第50-54页
        3.5.2 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第54-59页
    3.6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PID控制器设计第59-62页
        3.6.1 PID控制器原理介绍第59-61页
        3.6.2 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舵鳍联合减摇系统PID控制器设计第61-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仿真分析第63-77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PID控制仿真分析第63-76页
        4.2.1 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适应度值仿真第64-65页
        4.2.2 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PID参数仿真第65-66页
        4.2.3 舵鳍联合减摇系统能量优化性能指标仿真第66-76页
    4.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UV抵近导引光源的视觉跟踪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海浪谱估计的船舶动力定位切换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