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2.1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激励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3 综合评价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1 相关基础概念 | 第23-24页 |
2.1.1 协同知识创新 | 第23页 |
2.1.2 协同知识创新团队 | 第23-24页 |
2.1.3 团队激励机制 | 第24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4-27页 |
2.2.1 团队激励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心理契约理论 | 第25-26页 |
2.2.3 自主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2.2.4 柔性激励理论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因素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第29-41页 |
3.1 团队成员的人性假设及成员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3.1.1 团队成员的人性假设分析 | 第29页 |
3.1.2 团队成员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3.2 团队成员知识创新行为分析 | 第30-33页 |
3.2.1 知识社会化 | 第31-32页 |
3.2.2 知识外部化 | 第32页 |
3.2.3 知识组合化 | 第32-33页 |
3.2.4 知识内在化 | 第33页 |
3.3 团队成员的激励因素 | 第33-38页 |
3.3.1 成长与发展 | 第36-37页 |
3.3.2 团队协同创新文化 | 第37页 |
3.3.3 物质条件与工作环境 | 第37-38页 |
3.4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提出 | 第38-40页 |
3.4.1 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3.4.2 假设提出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调查分析与假设验证 | 第41-53页 |
4.1 问卷调查和数据采集 | 第41-44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41页 |
4.1.2 问卷统计方法 | 第41-42页 |
4.1.3 调查对象基本数据采集 | 第42-44页 |
4.2 数据分析与验证 | 第44-51页 |
4.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4-48页 |
4.2.2 相关分析 | 第48-50页 |
4.2.3 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机制构建 | 第53-64页 |
5.1 激励机制构建新思路 | 第53-54页 |
5.1.1 从关注员工需求到激发员工的智能 | 第53页 |
5.1.2 从关注个人到关注团队 | 第53页 |
5.1.3 从重视制度约束到重视文化归属 | 第53-54页 |
5.1.4 从依赖经济契约到结合心理契约 | 第54页 |
5.2 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 | 第54-57页 |
5.2.1 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一致原则 | 第54-55页 |
5.2.2 公平公正原则 | 第55页 |
5.2.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55-56页 |
5.2.4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56页 |
5.2.5 知识价值的原则 | 第56页 |
5.2.6 持续改进原则 | 第56-57页 |
5.3 激励机制构建的权变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5.3.1 协同主体企业与协同组织的战略 | 第57页 |
5.3.2 企业文化 | 第57-58页 |
5.3.3 团队类型 | 第58页 |
5.3.4 团队任务特性 | 第58页 |
5.3.5 协同知识创新产出的可计量性 | 第58页 |
5.3.6 团队成员个人特质 | 第58-59页 |
5.4 激励机制模型的构建 | 第59-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实施策略 | 第64-71页 |
6.1 基于成长发展的激励策略 | 第64-65页 |
6.1.1 重视培训和学习,促进团队成员成长 | 第64页 |
6.1.2 设置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内容 | 第64-65页 |
6.1.3 创新成果的保护 | 第65页 |
6.2 基于团队协同创新文化的激励策略 | 第65-68页 |
6.2.1 设置成员认可、明确清晰的团队目标 | 第66页 |
6.2.2 团队信任支持和成员参与管理决策权 | 第66-67页 |
6.2.3 团队协同沟通与团队协同合作 | 第67页 |
6.2.4 营造团队协同创新氛围 | 第67-68页 |
6.2.5 缔结协同知识创新团队心理契约,实现协同创新 | 第68页 |
6.3 基于物质条件与工作环境的激励策略 | 第68-69页 |
6.3.1 物质激励 | 第68-69页 |
6.3.2 提供知识创新的平台 | 第69页 |
6.3.3 实行弹性工作制 | 第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71-72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72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3页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