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7-12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中学生》杂志写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2-17页 |
| (一)国文教学中的“文白之争” | 第12-14页 |
| (二)关于“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 | 第14-15页 |
| (三)空虚浮滥:国文领域中的“问题”与“主义” | 第15-17页 |
| 二、《中学生》杂志写作思想的呈现方式 | 第17-22页 |
| (一)写作专栏 | 第17-19页 |
| (二)特辑 | 第19-20页 |
| (三)示范与征文 | 第20-22页 |
| 三、《中学生》杂志的写作思想 | 第22-35页 |
| (一)关注时代,贴近生活:谈选材立意 | 第22-24页 |
| (二)题好一半文:谈作文命题 | 第24-26页 |
| (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谈语体的选择与语言的锤炼 | 第26-31页 |
| (四)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谈文章的修改与润色 | 第31-35页 |
| 四、《中学生》杂志写作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35-44页 |
| (一)挖掘生活资源,触发真情实感 | 第35-37页 |
| (二)突出学生主体,灵活选命文题 | 第37-39页 |
| (三)重视语言锤炼,提升表达能力 | 第39-40页 |
| (四)师生共同参与,培养改写习惯 | 第40-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