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与中学生人本主义教育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引言第11-19页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第11-13页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第11页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的可行性第11-13页
    第二节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学科的研究现状第13-19页
        一、人本思想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关系第13-14页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语文学科人文性研究发展的文献综述第14-19页
第一章 在先秦散文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的必要性第19-30页
    第一节 异化的社会现实与时代的呼唤第19-23页
        一、异化的社会现实第19-22页
        二、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第22-23页
    第二节 久困樊笼的师生的热切渴求第23-30页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中学生的心灵困境第23-28页
        二、十年改革两茫茫——教师夹缝生存的苦痛第28-30页
第二章 人本主义视角下先秦诸子散文的价值发现第30-44页
    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地位及影响第30-34页
        一、先秦诸子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30-32页
        二、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史和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32-34页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人本思想与中学生“人”的建构(以儒家、道家、墨家为主)第34-44页
        一、仁爱与兼爱: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第35-37页
        二、自由与真实:发展学生个性,追求真实自我第37-39页
        三、责任与忧患:树立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第39-44页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现状及实施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策略第44-53页
    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现状第44-48页
        一、“人”的失落:先秦诸子散文价值取向的偏离第44-45页
        二、“人”的忽视:教材对基本学情的忽略第45-46页
        三、“人”的湮没: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第46-48页
    第二节 在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中实施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的构想第48-53页
        一、促进者、示范者、同行者:教师角色多重化第48-49页
        二、传统与现代并存:教学方法多样化第49-51页
        三、纵、横、捭、阖:教学资源整合和迁移第51-53页
后记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本取向: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高中自然地理为例
下一篇: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