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Реферат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2页 |
(二)英汉与俄汉隐喻思维对比研究失衡 | 第12页 |
(三)时间的空间隐喻研究结论适用范围广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一)内容创新 | 第23页 |
(二)方法创新 | 第23页 |
(三)观点创新 | 第23-24页 |
注释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空间隐喻思维认知研究 | 第27-38页 |
一、隐喻认知理论与隐喻理解 | 第27-29页 |
(一)隐喻的界定 | 第27页 |
(二)隐喻的分类 | 第27-28页 |
(三)隐喻的特点 | 第28-29页 |
二、空间隐喻的界定 | 第29-30页 |
三、空间隐喻思维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 第30-32页 |
(一)体验哲学概述 | 第30-31页 |
(二)体验哲学三原则 | 第31-32页 |
四、意象图式理论与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 | 第32-37页 |
(一)意象图式理论 | 第32-34页 |
(二)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 | 第34页 |
(三)意象图式视角下的俄汉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 | 第34-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隐喻思维观 | 第38-43页 |
一、俄罗斯心理语言学隐喻思维研究 | 第38-39页 |
(一)言语与思维 | 第38页 |
(二)俄罗斯心理语言学隐喻思维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二、世界图景理论与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 | 第39-42页 |
(一)世界图景理论 | 第39页 |
(二)世界图景的特征 | 第39-40页 |
(三)语言世界图景理论 | 第40-41页 |
(四)语言世界图景与俄汉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第43-115页 |
一、俄罗斯本土大学生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实验 | 第43-63页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第43页 |
(二)实验过程 | 第43-63页 |
(三)小结 | 第63页 |
二、中国俄语专业大学生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实验 | 第63-73页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第63-64页 |
(二)实验过程 | 第64-72页 |
(三)小结 | 第72-73页 |
三、中国非俄语专业大学生汉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实验 | 第73-86页 |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 第73页 |
(二)实验过程 | 第73-86页 |
(三)小结 | 第86页 |
四、中俄大学生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对比分析 | 第86-115页 |
(一)中国俄语专业大学生与俄罗斯本土大学生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对比分析 | 第86-102页 |
(二)中国非俄语专业大学生与俄罗斯本土大学生汉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对比分析 | 第102-115页 |
第五章 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教学建议 | 第115-117页 |
注释 | 第116-117页 |
结语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附录 | 第127-13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