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无线SAW谐振器型传感器信号检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声表面波技术的历史发展 | 第9-10页 |
1.2 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分类 | 第10-14页 |
1.2.1 延迟线型 | 第10-13页 |
1.2.2 谐振器型 | 第13-14页 |
1.2.3 两类SAW无源传感器的特点 | 第14页 |
1.3 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无源无线声表面波谐振器型传感器 | 第17-24页 |
2.1 压电体中声表面波的传播特性 | 第17-18页 |
2.2 SAW谐振器型传感器 | 第18-20页 |
2.2.1 叉指换能器 | 第18-19页 |
2.2.2 声反射栅 | 第19-20页 |
2.2.3 无源无线SAW谐振器型传感器 | 第20页 |
2.3 仪器系统原理 | 第20-23页 |
2.3.1 无线查询系统 | 第21-22页 |
2.3.2 仪器系统的硬件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3 无线传感信号分析及传感信息提取 | 第24-32页 |
3.1 传感信号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 第24-27页 |
3.1.1 传感信号的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3.1.2 传感信号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25-27页 |
3.2 传感信号的频率测量 | 第27-31页 |
3.2.1 数字测频方法概述 | 第27页 |
3.2.2 频率的最大似然估计 | 第27-31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4 传感信号检测与估计中的优化设计 | 第32-55页 |
4.1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第32-42页 |
4.1.1 线性数字滤波器 | 第33-34页 |
4.1.2 线性相位和群延迟 | 第34-36页 |
4.1.3 不同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36-42页 |
4.2 数据长度的实验确定 | 第42-48页 |
4.3 信号有效性检测门限的确定 | 第48-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测量系统的虚拟仪器实现 | 第55-67页 |
5.1部分 模块的虚拟仪器构建 | 第55-57页 |
5.1.1 虚拟仪器和LabVIEW | 第55-56页 |
5.1.2 数据采集和数字控制 | 第56-57页 |
5.1.3 射频信号源的频率控制 | 第57页 |
5.2 仪器系统工作流程 | 第57-59页 |
5.3 频率估计的误差初步分析 | 第59-64页 |
5.4 温度实验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66-67页 |
6 结论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