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2章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相关理论方法 | 第15-28页 |
2.1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内涵及重要性 | 第15-16页 |
2.2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培训迁移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3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的选取 | 第18-27页 |
2.3.1 DEA(数据包络分析)介绍 | 第18-19页 |
2.3.2 DEA(数据包络分析)适用性 | 第19页 |
2.3.3 DEA(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步骤 | 第19-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模型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6页 |
3.1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比较研究与选取 | 第28-33页 |
3.1.1 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评估模型 | 第29页 |
3.1.2 考夫曼的 5 层次评估模型 | 第29-30页 |
3.1.3 CIPP 和 CIRO 评估模型 | 第30-31页 |
3.1.4 Phillips 的 5 层次 ROI 框架 | 第31页 |
3.1.5 上述四种模型比较研究 | 第31-33页 |
3.2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35页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3.2.2 基于柯氏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6-56页 |
4.1 新源公司蓄能电站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第36-45页 |
4.1.1 新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第36-37页 |
4.1.2 蓄能电站技术、技能员工自然状况分析 | 第37-40页 |
4.1.3 蓄能电站技术、技能人员 SWOT 分析 | 第40-42页 |
4.1.4 蓄能电站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4.1.5 蓄能电站培训效果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5页 |
4.2 基于 DEA 和柯氏模型的新源公司培训效果评估 | 第45-53页 |
4.2.1 蓄能电站培训评估输入/输出指标选取 | 第45-46页 |
4.2.2 蓄能电站培训评估输入/输出指标分析及权重确定 | 第46-50页 |
4.2.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4.3 改进新源公司培训效果评估的对策建议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