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一、 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 第7页 |
二、 个人学习经历的收获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一、 “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8-11页 |
二、 国外问题解决能力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 国内问题解决能力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18-34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18-20页 |
一、 全国样本的选取 | 第18-19页 |
二、 昆明市样本的选取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0-2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21页 |
第三节 测试工具 | 第21-32页 |
一、 PISA 概述 | 第21-25页 |
二、 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框架 | 第25-29页 |
三、 问题解决能力评定等级 | 第29-31页 |
四、 问题解决能力测评题目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数据收集 | 第32-34页 |
一、 施测 | 第32-33页 |
二、 评分 | 第33页 |
三、 统计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4-53页 |
第一节 全国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概况 | 第34-38页 |
一、 成绩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二、 水平分布情况 | 第35-37页 |
三、 能力排名情况 | 第37页 |
四、 各地差异比较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昆明市初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结果 | 第38-50页 |
一、 整体表现 | 第38-41页 |
二、 决策能力表现 | 第41-43页 |
三、 排除故障能力表现 | 第43-46页 |
四、 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表现 | 第46-50页 |
第三节 昆明市初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一、 处理简单信息的能力较强,复杂信息的能力较弱 | 第50-51页 |
二、 对直观形象问题理解能力较好,对抽象隐含问题挖掘能力较差 | 第51-52页 |
三、 开放式构建思维能力较差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影响因素与分析 | 第53-73页 |
第一节 昆明市初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 | 第53-69页 |
一、 学生性别 | 第53-54页 |
二、 父母学历与期望 | 第54-58页 |
三、 学校教学资源 | 第58-59页 |
四、 家庭学习资源 | 第59-62页 |
五、 学生学习时间 | 第62-69页 |
第二节 昆明市初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3页 |
一、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男女无差异 | 第69页 |
二、 父母学历整体偏低,且城乡差异较大 | 第69-70页 |
三、 学校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 | 第70-71页 |
四、 家庭学习资源差异较大 | 第71页 |
五、 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 第71-72页 |
六、 家庭作业形式不科学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3-7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二节 提高昆明市初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建议 | 第74-79页 |
一、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生的学历水平 | 第74页 |
二、 拥有必要的学习资源,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第74-75页 |
三、 建立学生终身发展的评价模式 | 第75-76页 |
四、 完善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 第76-78页 |
五、 在研究性学习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一:问题解决能力测评问卷 | 第81-96页 |
附录二:学生基本信息问卷 | 第96-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