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信息时代媒介影响力研究--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引言第8页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一、 现实意义第9-10页
        二、 理论意义第10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0-12页
        一、 研究内容第10-11页
        二、 研究目标第11页
        三、 研究框架第11页
        四、 论文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2页
        一、 文献法第12页
        二、 个案研究法第12页
        三、 对比研究法第12页
        四、 问卷调查法第12页
    第五节 小结第12-14页
第二章 理论探讨第14-29页
    第一节 相关理论介绍第14-19页
        一、 拉斯韦尔的 5W 模型第14-15页
        二、 使用与满足理论第15-16页
        三、 说服理论第16-17页
        四、 二级传播理论第17-18页
        五、 群体动力学第18-19页
    第二节 媒介影响力的理论综述第19-28页
        一、 媒介影响力定义第19-20页
        二、 媒介影响力的构成要素第20-22页
        三、 媒介影响力的形成第22-23页
        四、 媒介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23-26页
        五、 媒介影响力乘法模型第26-28页
    第三节 小节第28-29页
第三章 媒介影响力模型的构建第29-52页
    第一节 媒介影响力模型的相关信息第29-30页
        一、 媒介影响力模型构建目的第29页
        二、 媒介影响力模型构建的思路第29-30页
    第二节 媒介影响力模型第30-34页
        一、 媒介影响力模型图第30页
        二、 媒介影响力模型概述第30-34页
    第三节 媒介影响力模型解释第34-51页
        一、 传播者(S)第34-36页
        二、 传播内容(What)第36-41页
        三、 消息传递渠道(Which Channel)第41-45页
        四、 受众者(Whom)第45-47页
        五、 媒介产生的效果(What Effect)第47-50页
        六、 媒介素养第50-51页
    第四节 小节第51-52页
第四章 媒介影响力量化第52-58页
    第一节 媒介影响力模型维度量化第52-53页
    第二节 “单向传播”的媒介影响力第53-54页
    第三节 “互动性”指标第54-56页
    第四节 乘法模型修正第56-57页
    第五节 小节第57-58页
第五章 模型应用第58-66页
    第一节 问卷设计及调查的实施第58-59页
    第二节 问卷数据分析摘要第59-65页
    第三节 小节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洲地区EPC工程项目投标方案评价研究
下一篇:昆明市初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