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问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2.1 考试焦虑 | 第12-19页 |
2.1.1 考试焦虑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考试焦虑的理论模型 | 第13页 |
2.1.3 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13-19页 |
2.1.3.1 考试焦虑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2.1.3.2 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 | 第14-16页 |
2.1.3.3 考试焦虑的干预方法 | 第16-19页 |
2.2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 | 第19-25页 |
2.2.1 团体辅导的含义及理论 | 第19-22页 |
2.2.1.1 团体辅导的含义 | 第19页 |
2.2.1.2 团体辅导的有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3 团体心理辅导的类型 | 第21-22页 |
2.2.2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和技术 | 第22-24页 |
2.2.2.1 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理念 | 第22页 |
2.2.2.2 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 | 第22-24页 |
2.2.3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的特征 | 第24-25页 |
2.3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问题的提出 | 第25-27页 |
3 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28页 |
3.3.2.1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 | 第28页 |
3.3.2.2 基本情况调查表 | 第28页 |
3.3.3 实验设计 | 第28-30页 |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30-43页 |
4.1 被试一般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4.2 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一般状况 | 第31-36页 |
4.2.1 大一学生考试焦虑总体情况 | 第31页 |
4.2.2 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 | 第31-32页 |
4.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差异比较 | 第32-33页 |
4.2.4 不同生源地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差异比较 | 第33-34页 |
4.2.5 不同民族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差异比较 | 第34-35页 |
4.2.6 不同学科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4.3 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内外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4.3.1 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36-37页 |
4.3.1.1 个性特征 | 第36页 |
4.3.1.2 认知评价 | 第36-37页 |
4.3.1.3 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 | 第37页 |
4.3.2 外部因素 | 第37-38页 |
4.3.2.1 家庭环境 | 第37页 |
4.3.2.2 学校环境 | 第37-38页 |
4.3.2.3 社会环境 | 第38页 |
4.4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影响 | 第38-43页 |
4.4.1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分析 | 第38-40页 |
4.4.2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男女大一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分析 | 第40-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一 | 第47-49页 |
附录二 | 第49-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