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院、综合医院论文--组织与管理论文

医患纠纷治理研究--公共治理的视角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17-28页
    一、研究背景第17-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20页
    三、研究综述第20-26页
    四、研究内容第26-27页
    五、研究方法第27-28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8-42页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28-36页
        一、医患关系第28-31页
        二、医疗纠纷第31-33页
        三、医患纠纷第33-34页
        四、医疗纠纷与医患纠纷的关系第34页
        五、其他相关概念第34-36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第36-42页
        一、治理理论第36-38页
        二、委托代理理论第38-39页
        三、归因理论第39-42页
第二章 医患纠纷中的相关主体第42-59页
    第一节 医院的角色第42-47页
        一、我国医院的概况第42页
        二、我国医院管理政策的变革第42-45页
        三、医院的职能第45-47页
    第二节 医生的角色第47-51页
        一、医生的角色定位第47-48页
        二、医生的权利第48-49页
        三、医生的义务第49-51页
    第三节 患者的角色第51-59页
        一、患者角色第51-53页
        二、患者的心理第53-54页
        三、患者的权利第54-57页
        四、患者的义务第57-59页
第三章 我国医患纠纷的现状第59-77页
    第一节 医患纠纷的特点与类型第59-65页
        一、医患纠纷的表现第59-62页
        二、医患纠纷的特点第62-64页
        三、医患纠纷的类型第64-65页
    第二节 医患纠纷的特殊表现形式:“医闹”现象分析第65-69页
        一、“医闹”的界定第65-66页
        二、“医闹”的特征第66-67页
        三、“医闹”的表现形式第67-68页
        四、“医闹”产生的原因第68-69页
    第三节 医患纠纷的影响第69-77页
        一、医患纠纷对社会的影响第69-72页
        二、医患纠纷对医院管理的影响第72-74页
        三、医患纠纷对医生工作的影响第74-75页
        四、医患纠纷对患者的影响第75-77页
第四章 医患纠纷的多重原因分析第77-94页
    第一节 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因素第78-83页
        一、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第79-81页
        二、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第81-82页
        三、政府投入不足第82页
        四、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第82-83页
    第二节 社会因素第83-87页
        一、社会转型期的影响第84页
        二、医学模式变革的影响第84页
        三、对新技术、新疗法缺乏了解第84-85页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第85页
        五、媒体报道的不良引导第85-87页
    第三节 院方因素第87-90页
        一、医院经营趋利性第87-88页
        二、医院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第88页
        三、医师沟通欠缺第88-89页
        四、医师职业素养不高第89-90页
    第四节 患者因素第90-94页
        一、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第90-91页
        二、患者对医学认识的不足第91页
        三、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第91-92页
        四、经济利益驱使第92页
        五、患者道德的滑坡第92-94页
第五章 医患纠纷个案分析—以某三甲医院为例第94-105页
    第一节 某三甲医院情况介绍第94-95页
        一、科室设置情况第94页
        二、人力资源情况第94-95页
        三、医疗门诊情况介绍第95页
    第二节 某三甲医院2009-2013年间医患纠纷及其解决方式第95-101页
        一、医患纠纷总体分布情况第95-101页
        二、医患纠纷解决方式第101页
    第三节 医患纠纷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第101-103页
        一、医患纠纷的特点第102页
        二、医患纠纷的原因分析第102-103页
    第四节 医患纠纷防范对策第103-105页
        一、医院内部的防范措施第103-104页
        二、医院外部的防范措施第104-105页
第六章 医患纠纷解决方式评析第105-117页
    第一节 协商和解方式第105-109页
        一、协商方式的优势第106-108页
        二、协商方式的不足第108-109页
    第二节 行政调解方式第109-113页
        一、行政调解的优势第110-111页
        二、行政调解的不足第111-113页
    第三节 诉讼方式第113-117页
        一、诉讼方式的优势第113-114页
        二、诉讼方式的不足第114-117页
第七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医患纠纷处理及启示第117-137页
    第一节 美国医患纠纷防范与处理第117-123页
        一、美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第117-119页
        二、美国医患纠纷防范处理机制第119-122页
        三、美国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第122-123页
    第二节 日本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第123-128页
        一、日本医疗卫生体制概述第123-124页
        二、日本医患纠纷防范处理机制第124-127页
        三、日本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第127-128页
    第三节 德国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第128-132页
        一、德国医疗体制概述第128-130页
        二、德国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第130-131页
        三、德国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第131-132页
    第四节 台湾医患纠纷的处理第132-137页
        一、台湾医疗卫生体制概述第132-133页
        二、台湾社会保险体制第133-134页
        三、台湾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第134-135页
        四、台湾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第135-137页
第八章 医患纠纷治理模式的构建第137-158页
    第一节 构建医疗机构医患纠纷预防解决体系第137-141页
        一、构建医院纠纷预防管理体系第137-139页
        二、创建医院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第139-141页
    第二节 落实政府责任第141-147页
        一、增加政府卫生投入第141-142页
        二、加强卫生资源的调配第142-144页
        三、加强行业监管第144-145页
        四、加强医学科普教育第145-147页
    第三节 发挥媒体、社会组织的作用第147-151页
        一、发挥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第147-149页
        二、发挥社会组织的鉴定作用第149-151页
    第四节 建立多渠道解决模式第151-158页
        一、完善行政调解机制第151-152页
        二、规范院内协商方式第152-153页
        三、拓展第三方调解第153-154页
        四、完善法院诉前调解第154-155页
        五、设立医事仲裁机构第155页
        六、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第155-156页
        七、推进医疗社会工作的开展第156-158页
结语第158-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77页
致谢第177-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及调控政策研究
下一篇: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