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及调控政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8-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1 社会民生角度: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及调控机理研究,优化菜农收益和消费者福利的有益举措第18页
        1.1.2 产业经济角度: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及调控机理研究,是保障首都蔬菜产业平稳发展的战略行为第18-19页
        1.1.3 政府管理角度: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及调控机理研究,是现阶段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第19页
        1.1.4 理论探索角度: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及调控机理研究,是建立蔬菜价格传导理论体系的有益探索第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30页
        1.2.1 农产品价格形成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2 农产品价格传导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3 农产品价格调控研究现状第23-26页
        1.2.4 蔬菜价格形成研究现状第26页
        1.2.5 蔬菜价格传导研究现状第26-27页
        1.2.6 蔬菜价格调控研究现状第27-30页
        1.2.7 文献述评第30页
    1.3 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30-31页
        1.3.1 目的意义第30页
        1.3.2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4 研究方案第31-33页
        1.4.1 基本思路第31-32页
        1.4.2 研究内容第32页
        1.4.3 技术路线第32-33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33-35页
        1.5.1 可能的创新第33-34页
        1.5.2 研究的不足第34-35页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第35-38页
    2.1 价格形成理论第35-37页
        2.1.1 劳动价值理论第35页
        2.1.2 效用价值理论第35页
        2.1.3 生产费用理论第35-36页
        2.1.4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第36页
        2.1.5 供需决定理论第36页
        2.1.6 均衡价格理论第36-37页
    2.2 价格调控理论第37-38页
第三章 北京市蔬菜产业现状研究第38-62页
    3.1 北京市蔬菜产业概述第38-47页
        3.1.1 北京市蔬菜消费情况第38-42页
        3.1.2 北京市蔬菜生产情况第42-43页
        3.1.3 外埠蔬菜进京情况第43-44页
        3.1.4 北京市蔬菜流通模式第44-47页
    3.2 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情况第47-58页
        3.2.1 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第47-48页
        3.2.2 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实证过程第48-57页
        3.2.3 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实证结果第57-58页
    3.3 北京市蔬菜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第58-61页
        3.3.1 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第58-59页
        3.3.2 流通方面的影响因素第59页
        3.3.3 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第59页
        3.3.4 政策方面的影响因素第59-60页
        3.3.5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第60-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2-70页
    4.1 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第62-65页
        4.1.1 价格均衡机制分析第62-63页
        4.1.2 价格调整机制分析第63页
        4.1.3 基于均衡与调整的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3-65页
    4.2 北京市自产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5-66页
    4.3 北京市蔬菜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6-68页
        4.3.1 北京市周边产地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6-67页
        4.3.2 北京市一级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7-68页
    4.4 北京市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8页
    4.5 北京市超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第68-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北京市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实证研究第70-102页
    5.1 成本加成机制实证分析第70-80页
        5.1.1 数据来源第70页
        5.1.2 研究方法第70页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70-80页
    5.2 价格引领机制实证分析第80-86页
        5.2.1 数据来源第80页
        5.2.2 研究方法第80-81页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81-86页
    5.3 需求决定机制实证分析第86-92页
        5.3.1 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历程第87页
        5.3.2 北京市蔬菜供给水平下降第87-89页
        5.3.3 北京市蔬菜需求水平上升第89-90页
        5.3.4 北京市蔬菜消费价格定基指数变化第90-92页
    5.4 相互替代机制实证分析第92-101页
        5.4.1 数据来源第92页
        5.4.2 研究方法第92-94页
        5.4.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94-101页
    5.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北京市蔬菜价格调控政策分析与评价第102-108页
    6.1 北京市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梳理第102-106页
    6.2 北京市蔬菜价格调控政策分析第106页
    6.3 调控政策效应评价——以“新发地市场入场费减免”为例第106-107页
    6.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七章 基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蔬菜价格调控建议第108-114页
    7.1 确立北京市蔬菜价格调控目标第108页
    7.2 基于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体系构建第108-110页
        7.2.1 调控指导思想第109页
        7.2.2 生产领域调控政策体系第109-110页
        7.2.3 流通领域调控政策体系第110页
        7.2.4 存储领域调控政策体系第110页
    7.3 北京市蔬菜价格调控具体政策建议第110-113页
        7.3.1 提升蔬菜种植组织化程度第111页
        7.3.2 合理引导农户种植蔬菜第111页
        7.3.3 全面规划蔬菜市场布局第111页
        7.3.4 大力发展新型流通模式第111-112页
        7.3.5 完善蔬菜行业信息服务第112页
        7.3.6 健全蔬菜价格波动补贴第112页
        7.3.7 完善农业保险和补贴体系第112-113页
    7.4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八章 全文结论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历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鬼臼亚科系统发育与八角莲属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下一篇:医患纠纷治理研究--公共治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