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性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企业并购的内涵与外延 | 第16-20页 |
2.1.1 企业并购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企业并购的流程 | 第16-19页 |
2.1.3 企业并购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 第20-22页 |
2.2.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 | 第20页 |
2.2.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20-22页 |
2.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一般程序 | 第22-24页 |
2.3.1 风险规划 | 第22-23页 |
2.3.2 风险识别 | 第23页 |
2.3.3 风险评估 | 第23页 |
2.3.4 风险控制 | 第23-24页 |
第3章 LS传媒集团并购RS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的案例背景分析 | 第24-38页 |
3.1 LS传媒集团及其财务经营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3.1.1 LS传媒集团简介 | 第24页 |
3.1.2 LS传媒集团经营业务概况 | 第24-26页 |
3.1.3 LS传媒集团财务基本状况 | 第26-27页 |
3.2 LS传媒集团并购的环境分析 | 第27-32页 |
3.2.1 外部宏观环境 | 第27-30页 |
3.2.2 外部行业环境 | 第30-31页 |
3.2.3 内部企业资源条件 | 第31-32页 |
3.3 LS传媒集团并购RS公司的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 第32-38页 |
3.3.1 并购的定价风险 | 第32-33页 |
3.3.2 并购中的融资风险 | 第33-35页 |
3.3.3 并购中的支付风险 | 第35-38页 |
第4章 LS传媒集团并购RS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机理分析 | 第38-48页 |
4.1 公司并购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原则 | 第38-39页 |
4.1.1 系统性原则 | 第38页 |
4.1.2 谨慎些原则 | 第38-39页 |
4.1.3 全过程性原则 | 第39页 |
4.2 LS传媒集团并购RS公司财务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第39-40页 |
4.2.1 定性识别方法 | 第39-40页 |
4.2.2 定量识别方法 | 第40页 |
4.2.3 综合识别方法 | 第40页 |
4.3 LS传媒集团并购RS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运行方式分析 | 第40-42页 |
4.3.1 对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判断 | 第41页 |
4.3.2 根据预警等级选择控制对策 | 第41-42页 |
4.4 LS传媒集团并购RS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技术分析 | 第42-48页 |
4.4.1 利用方案调整规避风险 | 第42-43页 |
4.4.2 向并购目标方或第三方转移风险 | 第43-45页 |
4.4.3 通过风险预防和损失抑制来控制风险 | 第45-47页 |
4.4.4 承担剩余风险产生的后果 | 第47-48页 |
第5章 LS公司并购RS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第48-60页 |
5.1 并购前科学选择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48-51页 |
5.1.1 正确使用目标企业财务报告 | 第48-49页 |
5.1.2 勤勉调查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 | 第49-50页 |
5.1.3 科学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 | 第50-51页 |
5.2 并购中利用资本结构控制融资风险 | 第51-54页 |
5.2.1 对现金并购中融资风险的管理 | 第52-53页 |
5.2.2 对股票并购中融资风险的管理 | 第53-54页 |
5.3 并购中灵活选择支付方式控制支付风险 | 第54-57页 |
5.3.1 采用股权支付方式防范支付风险 | 第54-55页 |
5.3.2 采用可转换债券支付方式防范支付风险 | 第55-56页 |
5.3.3 采用权证方式防范支付风险 | 第56-57页 |
5.4 并购后综合考虑财务、资产因素控制整合风险 | 第57-60页 |
5.4.1 优化整合存量资产与负债 | 第57页 |
5.4.2 创新整合组织机构与机制 | 第57页 |
5.4.3 协同财务运作,做好监管工作 | 第57-6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的结果 | 第60-61页 |
6.2 研究方向展望与设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