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应对探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10-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 国内外对一般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与特点的研究第12-14页
    (五)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第14-16页
一、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第16-19页
    (一) 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第16-17页
        1. 无意过失型第16页
        2. 隐性抗拒型第16页
        3. 显性干扰型第16-17页
        4. 显性对抗型第17页
    (二) 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第17-19页
        1. 极高的发生率第17页
        2. 极强的抵触性第17页
        3. 较强的传染性第17-18页
        4. 较强的反复性第18页
        5. 一定的危害性第18-19页
二、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第19-25页
    (一) 主观原因第19-21页
        1. 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第19页
        2. 学生盲目追求认同感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第19-20页
        3. 学生性格和情绪不稳定导致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第20-21页
        4. 信心和理想缺失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第21页
    (二) 客观原因第21-25页
        1. 教师方面原因导致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第21-23页
        2. 环境因素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第23-25页
三、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措施第25-39页
    (一) 预防策略第25-33页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第25页
        2. 强化教师魅力第25-27页
        3. 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第27-28页
        4. 明确课堂规定第28-30页
        5. 设置良好的环境第30-33页
    (二) 调控方法第33-39页
        1. 表扬的控制作用第34页
        2. 暗示的警醒作用第34-35页
        3. 明示的批评作用第35-36页
        4. 忽视或冷处理的缓和作用第36页
        5. 奖惩并用的后期巩固作用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瑞士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
下一篇:体教专业体操专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