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瑞士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一、导言 | 第11-2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 第11-12页 |
2.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困境的思考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关于现代学徒制内涵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2.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历史研究 | 第14-15页 |
3.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 | 第15-21页 |
4.关于我国现代学徒制以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研究 | 第21-22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2.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1.学徒制 | 第24-25页 |
2.现代学徒制 | 第25-26页 |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分析 | 第26-42页 |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 第26-31页 |
1.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26-27页 |
2.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文化背景 | 第27页 |
3.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背景 | 第27-29页 |
4.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教育背景 | 第29-31页 |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内容形态 | 第31-38页 |
1.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法规框架 | 第31-32页 |
2.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 | 第32-34页 |
3.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 | 第34-38页 |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取得的效果 | 第38-40页 |
1.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人数大幅增加 | 第38-39页 |
2.降低了青年失业率 | 第39-40页 |
3.提高劳动了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40页 |
(四)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分析 | 第40-42页 |
1.学徒制体系阶梯化,学习方式灵活 | 第40页 |
2.多方合作,企业主导的运行机制 | 第40-41页 |
3.政府是学徒制改革的主导力量 | 第41-42页 |
三、瑞士现代学徒制分析 | 第42-61页 |
(一)瑞士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 第42-45页 |
1.瑞士现代学徒制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42-43页 |
2.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文化背景 | 第43页 |
3.瑞士现代学徒制的制度背景 | 第43-44页 |
4.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教育背景 | 第44-45页 |
(二)瑞士现代学徒制的内容形态 | 第45-55页 |
1.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法规框架 | 第45-46页 |
2.瑞士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 | 第46-50页 |
3.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 | 第50-55页 |
(三)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效果 | 第55-58页 |
1.职业教育参与率提高 | 第55-57页 |
2.青年失业率降低 | 第57页 |
3.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57-58页 |
(四)瑞士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 第58-61页 |
1.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体系相融通 | 第58-59页 |
2.责任分明的三方协作管理 | 第59页 |
3.三元学习模式具有高吸引力 | 第59页 |
4.职业指导与咨询完备有效 | 第59-61页 |
四、英国与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比较及经验总结 | 第61-76页 |
(一)英瑞现代学徒制的比较 | 第61-70页 |
1.比较框架的应用 | 第61-63页 |
2.英瑞现代学徒制的相似之处 | 第63-66页 |
3.英瑞现代学徒制的不同之处 | 第66-70页 |
(二)英国、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 | 第70-76页 |
1.国家学徒制服务机构 | 第70-71页 |
2.注重学徒就业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 第71页 |
3.决策管理权责分明 | 第71-72页 |
4.严格的质量控制 | 第72-73页 |
5.法律保障完善 | 第73页 |
6.职业指导完备有效 | 第73-74页 |
7.紧密联系劳动力市场 | 第74页 |
8.各领域广泛支持与参与 | 第74-75页 |
9.学徒制体系阶梯化,学习方式灵活 | 第75-76页 |
五、英国、瑞士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第76-82页 |
(一)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 | 第76-77页 |
1.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 第76页 |
2.缺乏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 | 第76-77页 |
3.缺乏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 第77页 |
(二)英瑞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第77-82页 |
1.建立国家学徒制服务机构 | 第77-78页 |
2.鼓励各领域广泛支持与参与 | 第78-79页 |
3.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 第79页 |
4.建立现代学徒制与职业资格的融通体系 | 第79页 |
5.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 第79-80页 |
6.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法 | 第80页 |
7.紧密联系劳动力市场 | 第80-82页 |
后记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